人在三國,開局奪取江東!
“諾。”
左右抱拳領命,悄無聲息的退下。
幽州軍營,一處營帳。
一名青年牙將正在處理軍務。
隻見他頭戴一頂冷霜耀日盔。
身披著銀色的鎧甲。
五官棱角分明,身材修長。
仿若星月般璀璨,引人注目。
青年牙將正在處理軍務,態度認真。
“趙雲將軍,主公有請。”
營帳外突然響起一道聲音。
“主公?”
趙雲停止處理軍務。
劍眉揚起,眸中劃過一絲驚訝。
如果是前兩年。
公孫瓚找趙雲,他不會驚訝。
但現在公孫瓚找趙雲,他有點猶疑。
理由很簡單。
趙雲救過公孫瓚的命。
公孫瓚自然對趙雲十分感激,又見他能力不俗,於是委以重任。
但公孫瓚到底不是明主。
他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真話。
趙雲性直,而且忠誠無比。
趙雲在公孫瓚賬下做事的時候,
總是當麵指出公孫瓚的不足之處。
公孫瓚下不來台,自然逐漸不喜趙雲。
尤其是有幾次戰役。
公孫瓚的戰術有錯。
趙雲指出,並提出正確方法。
公孫瓚不聽,結果遭遇了大敗。
結果公孫瓚非但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反而遷怒趙雲。
一來二去。
忠誠的趙雲終於收到了冷落。
首先,趙雲的軍職下降。
從掌管萬軍的將軍變成了一個小牙將。
麾下隻有一千士卒。
其次,公孫瓚召見趙雲的次數少了。
趙雲上一次見到公孫瓚是在八個月前。
趙雲對此很失望,覺得公孫瓚不是一個明主。
但趙雲的性格忠誠。
既然已經認了公孫瓚為主,他就不會離開。
這樣耗了幾年似乎出現了轉機?
公孫瓚再次召見趙雲。
這讓趙雲冷卻的血液重新沸騰。
“呼。”
趙雲深吸一口氣,起身走出營帳。
外麵有一小吏,是公孫瓚身邊的人。
“趙雲將軍,跟我走吧,主公要見你。”
小吏冷漠說道。
說完轉身離去,也不理趙雲。
小吏厭惡趙雲。
因為趙雲是個正直的人。
彆的官員得公孫瓚召見。
或多或少都會打點一下小吏。
以此獲得一些信息。
比如公孫瓚的心情怎麼樣啊?為什麼召見他們啊?
但趙雲從來不會打點小吏。
有一次小吏暗示趙雲。
他不僅大罵小吏,還把事情捅到了公孫瓚那裡。
那次小吏差點沒被嚇死。
跪在地上又是請罪,又是求饒。
好半天公孫瓚才開口,免了小吏的死罪。
但打了三十大板,差點沒把他送走。
趙雲這樣搞,小吏能不厭惡他嗎?
公孫瓚會逐漸冷落趙雲。
小吏也出了一份力氣。
“奸妄小人。”
趙雲跟在小吏奔赴公孫瓚的營帳,心中暗罵一句。
趙雲忠誠,但卻不傻。
自然知道他揭發過小吏,小吏會懷恨在心。
公孫瓚逐漸疏遠他,估計也有小吏一份功勞。
但趙雲並不後悔自己的行為。
隻恨公孫瓚昏庸,身邊竟然留著這樣的小人。
而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
小吏與趙雲一前一後走過無數營帳。
最終在最大、最豪華的營帳麵前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