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第二次前往徐州的時候。
給馬鈞安排了三個任務。
一個是研究熱武器。
第二個一個是水泥。
最後三個是煉鐵、煉銅、煉鋼等技術的革新。
每一個任務都十分重要。
熱武器自然不用多說。
一旦研究出了成熟體係。
孫策可以直接覆滅其他諸侯,奪取天下。
水泥同樣關鍵。
有了水泥。
基建時代將會拉開序幕。
孫策可以建造高樓大廈,也可以建造馬路。
全新的城池將會被建立。
這是劃時代的意義!
第三個任務,煉鐵、煉銅、煉鋼等技術的革新。
這同樣重要。
是第一個任務和第二個任務的基石。
畢竟,想要建造火槍、火炮,或者建立高樓大夏。
需要大量鐵、銅等金屬吧?
但這個時代的冶金技術不行。
一千斤鐵或者銅,已經算是一筆巨大的資源。
曹操與孫策談判的時候。
想讓孫策賠償三十萬石糧食和一萬斤銅、一萬斤鐵。
曹操要賠償可不會仁慈,相反會獅子大開口。
可曹操隻要了一萬斤銅、一萬斤鐵。
沒有多要。
可見鐵和銅的珍貴。
諸葛連弩厲害吧?
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木頭製造的。
隻要關鍵地方才用鐵。
弓箭也是有木頭製造的。
隻有箭尖才會使用鐵,用來增加破甲能力。
鐵和銅的稀少。
讓大規模製造火槍、火炮,以及建造高樓大廈成為空談。
所以,孫策要求天工院革新冶金技術。
隻要能夠打量製造鐵、銅等技術。
孫策的諸多計劃才能展開。
馬鈞聽到孫策發問,不禁挺直了腰杆,有些驕傲說道。
“回稟主公,您給我的三個任務都有了進度。
請您跟隨我前往實驗室。
我親自給您一一介紹。”
“好。”
孫策答應下來,跟著馬鈞離開房間。
朝實驗室走去。
“主公好。”
一路上,無數天工院紛紛向孫策恭敬行禮。
麵帶狂熱。
孫策組建天工院,召集無數工匠。
提升工匠的待遇和地位。
本身更是一個大工匠,很多東西都懂。
蛟龍號、諸葛連弩、火藥等東西就是在孫策的指點下開發出來的。
天工院的工院已經把孫策視為精神領袖。
十分尊崇。
“好,你們好。”
孫策麵帶微笑的回話。
這些勤勞的工匠都是孫策的財富。
依靠他們。
孫策將把科學發揚光大,照耀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一番趕路,
馬鈞帶孫策來到了一個地方。
還沒到,就聽到轟隆隆的聲音。
近了以後,發現是一處生產基地。
主要生產水泥。
“主公請看,這是用水泥製造的一段馬路。
十分平滑,又十分堅硬。
經過測試。
水泥路還不怕水。”
馬鈞指著一小段灰色馬路笑道。
這個時代的馬路。
真如字麵意思,是給馬走的。
隻是把泥路壓得堅硬。
不夠堅硬、不夠平滑不說。
雨水一來,馬路就毀了,會變得坑坑窪窪。
水泥路的出現,是劃時代的。
馬鈞走過水泥路,就再也看不上馬路了。
孫策聽著馬鈞的話,上前摸了摸水泥土。
心中突然有點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