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大概摸清了孫策的性格。
平時溫和待人,猶如春風佛麵。
但遇到事情就會變得嚴肅起來,手段淩厲。
叫人害怕。
現在孫策在於劉協閒聊。
劉協可以放心大膽的與孫策交流。
而不用擔心一不小心觸怒孫策。
“你知道為什麼江東農民和其他地方的農民不一樣嗎?”
孫策笑著問道。
“朕不知,還請大將軍明示。”
劉協搖了搖頭,朝孫策恭敬請教。
“其實很簡單。
我分給江東農民土地,又減免他們的稅收。
從此以後他們吃得飽飯。
手中又有錢財。
他們的身體當然精壯,十分健康。
臉上也總是掛著笑容,眸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孫策笑笑。
“可是,你把土地分給農民,又減免他們的稅收。
官府收入極低。
如何維持運轉呢?”
劉協不解問道。
這個時代以農立國。
官府百分之九十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土地和農民。
像孫策這樣做。
下場隻有一個,那就是官府沒錢,直接崩潰。
故此曆代統治者都會剝削農民。
就算是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這樣的賢明君主也不能避免。
他們不會分土地給農民。
也不會減免農民的稅收。
“嗬嗬,陛下,時代已經變了。”
孫策笑嗬嗬說道。
“時代變了?”
劉協更不懂了。
孫策心情好,便給劉協講解起來。
“我分土地給農民。
又減免他們的稅收。
很多財富都到了農民手上。
官府確實沒多少錢。
但官府能夠通過另外一種手段搞錢。
那便是商業手段!”
頓了頓,孫策繼續說道。
“農民手中有錢了。
就會選擇花錢。
而天工院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讓他們花錢的欲望擴大了無數倍。
比如精鹽。
這是比粗鹽好上十幾倍的鹽。
美味無比。
關鍵是成本還低。
所以賣得比粗鹽還便宜。
以前農民是吃不起鹽的。
但現在他們手裡有錢了。
且精鹽比粗鹽便宜,質量還比粗鹽好。
如果你是農民,你會不會選擇購買精鹽呢?”
“會。”
劉協仔細想了想,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畢竟手裡有錢了。
肯定要享受享受啊。
以前吃不起的東西。
買!
以前穿不起的衣服。
買!
以前去不起的青樓。
去!
每個人都有這種潛意識。
真正喜歡把錢存起來,不花錢的人極少。
況且,就算有的人不想花錢。
很多生活必需品還是得花錢。
比如衣服。
“是啊,陛下你都會選擇購買精鹽。
農民們同樣會選擇購買精鹽。
而販賣精鹽的是官府機構。
你說官府能掙到多少錢?”
孫策大有深意說道。
“況且,天工院出產的東西又不止精鹽一種。
還有玻璃製品、塑料製品、啤酒等等東西。
這些東西拿出去售賣,購買的人同樣多。
彆看官府分給農民土地,又減免稅收。
受到的錢沒幾個。
大部分都落在農民手中。
但通過售賣精鹽等產品。
農民們手裡的錢。
九成依舊流到了官府手中。
而農民們也不虧。
他們獲得了比以前美好幾倍、幾十倍的生活。
這就是商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