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國,開局奪取江東!
“諸位,馬鈞告訴我,蒸汽火車研究成功。
我打算在江東和徐州之間建造一條超級鐵路。
你們覺得如何?”
孫策環顧眾人一圈,開門見山說道。
諸葛亮等人是知道蒸汽火車的機會啊。
聽到馬鈞成功研究出蒸汽火車。
一個個都興奮不已。
“造,必須造。
建造鐵路,運行蒸汽火車有著巨大意義。
如果成功。
那麼我們與曹賊的大戰已經成功了一半!”
荀攸鄭重說道。
“荀令君言之有理。”
“大善。”
諸葛亮、賈詡、趙雲等人紛紛點頭稱是。
打仗,從來不是軍隊強大就行。
還有後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從這就能看出糧草的重要性。
可以說,軍隊的後勤能不能保證。
很大程度決定了軍隊能不能打勝仗。
舉個例子。
當初項羽和劉邦爭霸天下。
項羽屢戰屢勝,劉邦屢戰屢敗。
可為什麼最後奪取天下的卻是劉邦?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邦占據了關中。
糧草十分充足,人口也多。
後勤保障十分到位。
所以劉邦敗了一次,還能再來一次。
項羽雖然能打。
但隻是能打。
種田和發展經濟卻不擅長。
說白了,劉邦能勝項羽。
根本原因就是耗死了項羽。
回歸正題。
後勤保障與鐵路有什麼關係呢?
運糧需要人力、馬力。
往往運十萬石糧草到前線。
路上就要消耗幾十萬石糧草。
曆史記載,漢武帝時期。
糧草從中原運輸到西域數千公裡。
每運十萬石。
就要消耗一百萬石!
後勤如此難以保障。
誰能持續攻打西域?
直到徹底拿下西域?
所以漢武帝控製西域。
想來不是通過大軍。
而是通過外交。
但蒸汽火車和鐵路的誕生。
後勤保障完全不是問題。
不管是數百公裡,還是數千公裡,甚至數萬公裡的路途。
隻要一個蒸汽火車司機。
再加上一些煤炭。
就能把無數糧草和其他物資送到前線。
可以省下一筆巨額的糧草。
這還不是蒸汽火車最厲害的地方。
蒸汽火車最厲害的地方在於運輸量。
一個農夫運百斤糧草就差不多了。
一萬農夫隻能運百萬斤糧草。
但在蒸汽火車麵前。
百萬斤糧草也就一趟的事情。
一輛蒸汽火車就能頂得上一萬農夫。
可見運輸量多麼巨大。
況且,這省下來的一萬農夫可以種田。
有了糧食,軍隊的後勤保障就更加充足了。
而且,蒸汽火車不僅僅能運輸糧草和物資。
還能直接運輸士卒。
假如孫策與曹操開戰。
徐州是戰場。
曹操調集大軍從兗州開撥徐州。
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
而孫策調集大軍從江東到徐州,僅僅需要七天左右。
因為蒸汽火車可以24小時運轉。
人不行。
而且目前蒸汽火車隻是初級。
速度有限。
等蒸汽火車變得更加高級。
速度提升上來。
孫策調兵的速度還能更快。
三天,甚至一天就夠了。
這麼快的行軍速度。
意味著超快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