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孫策不姓劉,姓孫。
可孫策要封王。
這是想要造反啊!
雖然有一些朝廷大臣早就猜到。
隨著時間推移。
孫策的實力越來越強。
遲早有一天孫策會造反。
但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
董承等人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唯有事前得到通知的江東派係官員有準備。
不過,他們也很激動,也很興奮。
因為孫策封王,他們這些做屬下的地位會更高。
“陛下,不能封王。
大將軍雖然功勞甚偉。
天下無人能及。
但非劉不王。
乃是高祖定下的規矩。
規矩不能破啊。”
有漢室忠臣反應過來後,立馬出列反對。
更有激進的漢室忠臣大聲說道。
“陛下,荀禦史此言大逆不道。
應該把他抓起來,立地處決!”
孫策聞言眸中寒光一閃。
尼瑪,荀攸可是他的麾下。
那位官員難道不知道嗎?
不,他絕對知道。
可是那名官員依舊說要殺了荀攸。
這不是想殺荀攸,而是想殺孫策的。
“老東西,你死定了。”
孫策看了一眼那名官員,記住了他的臉孔。
心中殺機凜然。
但孫策沒有立馬出手弄死那名官員。
因為孫策要等所有反對、不服他的朝廷官員跳出來。
然後全部弄死。
一次性解決問題!
果不其然,孫策沒有下令誅殺那名漢室忠臣。
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沒事。
便跟著跳了出來。
紛紛反對孫策封王。
不少官員還揚言要誅殺荀攸。
因為荀攸說了大逆不道的話。
董承、伏完等人很聰明。
他們知道孫策有造反的意思。
心中也很不爽,很不同意。
但孫策實力太強,誰能反對呢?
於是董承等聰明人選擇閉上嘴巴。
靜靜看著孫策與漢室忠臣鬥。
“這一天終於來了。”
劉協心中有點惆悵,同時有一絲喜悅。
當初孫策把劉協從長安接到江東。
便跟劉協深入交流了一番。
孫策告訴劉協。
將來他肯定會稱帝。
如果劉協配合,待遇不會差。
等孫策稱帝後。
劉協的待遇也不會變。
且劉協還將得到自由。
如果劉協不配合。
那麼下場淒慘。
孫策稱帝後,還會弄死劉協。
當時劉協就做出了決定。
堅決配合孫策。
當不了皇帝。
當一個瀟瀟灑灑的富豪也挺好。
總比不配合被殺更好吧?
劉協與孫策達成了協議。
孫策把劉協接到江東後。
遵守了協議。
除了自由不能給。
劉協想要的一切孫策都給了。
這種情況下,劉協也願意遵守約定。
主要是劉協不遵守約定的話。
孫策會讓劉協死的很難看。
劉協不敢不遵守啊。
從答應孫策的那一刻起。
劉協就知道。
孫策有一天會取代他。
劉協也一直做好了準備。
但今天孫策封王,把自己的心思光明正大的表露出來。
劉協還是有一絲惆悵。
畢竟大漢王朝延綿數百年。
就在要劉協手中終結。
劉協豈能不惆悵。
劉協也有一絲高興。
因為不當皇帝,他將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