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國,開局奪取江東!
嚴顏等益州官員想到孫策與劉璋開戰。
孫策軍拿著火槍火炮對付益州軍的場麵。
就感覺益州軍根本不是對手。
很大可能會和張鬆說的一樣。
益州會在一個月內淪陷。
那個時候,嚴顏等益州文武官員的下場恐怕不會好。
最輕的都是被剝奪權力和富貴。
嚴重的可能會死。
因為孫策討厭跟他作對的人。
但如果劉璋在孫策攻打益州之前投降。
那麼以孫策的性格。
很有可能會讓嚴顏等益州文武官員保持權力和富貴。
想到這裡。
大部分益州官員都在心中做出了決定。
他們紛紛出列,義正言辭的支持張鬆的說法。
“主公,夏王的軍隊戰鬥力碾壓我軍。
我軍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
依屬下看,還是投降吧。”
“是啊,主公,投降的話,至少我們能保住權力和榮華富貴。
如果與夏王對抗。
等夏王率領大軍攻破益州。
您和我們都會完蛋。”
“天子都封孫策為夏王。
不敢反抗他。
我們又如何能反抗夏王呢?”
“”
嚴顏、費觀、張翼等大部分益州官員都表態投降。
唯有法正和黃權等少數人反對。
劉璋坐在高位。
聽著眾多麾下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見。
臉上浮現一絲猶豫。
投降孫策。
劉璋有點不甘心。
畢竟劉璋在益州當了十幾年的土皇帝。
這些年來向來是最有權力的。
誰都要聽劉璋的。
如果投靠孫策。
那麼劉璋就要聽孫策的了。
甚至不僅僅要聽孫策的。
還要聽荀攸、賈詡、諸葛亮、趙雲等一係列深受孫策重用的人。
這個落差還是很大的。
劉璋如何能甘心呢?
但孫策的實力太強。
如果劉璋不投降,孫策率領大軍攻打益州的話。
劉璋真沒信心抵擋住孫策。
一旦益州被孫策攻破。
那劉璋的下場肯定十分淒慘。
劉璋現在也就四十歲左右。
還沒享受夠榮華富貴呢。
怎麼甘心死去?
“算了,大部分益州官員都沒有戰意。
想要投降。
我與夏王對抗。
勝率不足一成。
沒有他們的幫助,更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還是投降吧。
至少我的後半輩子依舊能享受榮華富貴。”
劉璋思考許久,最終微微歎了一口氣。
決定投降孫策。
一方麵,劉璋迫於無奈,隻能接受現實。
另一方麵,這與劉璋懦弱的性格分不開。
如果是一個劉璋性格強勢的話。
說不定真敢仗著益州天險。
與孫策對抗到底。
在益州繼續充當土皇帝。
可惜,劉璋性格不強勢,反而很懦弱。
雖然劉璋很舍不得權力。
但為了活著,為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劉璋還是選擇了投降。
此時以張鬆為首的主降派,和以法正為首的主戰派仍舊在激烈爭論。
不過,以法正為首的主戰派落於下風。
主要是以張鬆為首的主降派人數占了大頭。
雙手難敵四拳,一張嘴說不過兩張嘴。
主戰派當然說不過主降派。
“諸位,請停下爭論,聽我一言。”
劉璋沉聲開口。
張鬆、法正等人聞言,爭論的聲音小了下來。
目光都落在了劉璋身上。
想要聽聽劉璋想說什麼。
“經過我的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