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離開家鄉,沒有了家鄉麵食,是永遠沒有吃飽的感覺的,鄭國霖也不例外。
如果沒有周駿這件事,他還能有時間和吳曦出去娛樂。
這樣的日子,足以讓他樂不思蜀,自然忽略掉鄭秀莉和白莉莉倆活寶的存在。
你們愛乾什麼就乾什麼,隻要不來變著法子禍害我,我就知足。
接下來的一個月,二部的企業策劃,仍舊十分順利,又做成了幾個小案子。
原本向國強已經答應了,從這個月開始,二部可以直接接手企業部的業務,把企業策劃有關的職能部門,也一並移交給二部。
這樣的話,等於是企業部的策劃職能和培養的專業人才,就都歸了他的二部。
有了這些職能部門和人才,他等於是把企業部一半的家底給搬到自己這邊來了,還有什麼案子不可以做?
可不知道為什麼,向國強又突然反悔了,讓二部再做一個月看看。
難道,向國強對二部的能力,還存在懷疑?
左思右想,周駿下定決心,要接一個大的案子來做,讓向國強看看。
隻要這個案子做成了,估計向國強也就沒什麼話好說了。
通過企業部公關室的經理趙星,周駿成功買通了企業部的幾個內線。
文案室的胡可,為二部偷偷文案資料,策劃室也有兩個中級策劃,在參與企業案子策劃的時候,直接把事先得知的策劃方案,給二部。
有這些內線的幫助,二部什麼案子做不成?
這時候,周駿的自信心,是膨脹的。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本市一家大型集團公司,下屬的設備配套公司,邀請銀狐策劃企業部,為他們一家下屬企業,策劃一個方案,解決生產不均衡造成的生產資源浪費問題。
這家大型集團公司,是企業部的重要客戶。集團下屬部門,從基層管理人員到高層,都參加了企業部的專職培訓課程,也是沙龍和論壇的參與者,集團高管都是是會所的會員。
從去年開始,設備配套公司開始換產一種外向型機械產品。
這個產品,利潤比原先生產的舊產品高出許多。可是,因為過關海運等等一些原因,季節性需求差異巨大。
產品需求旺季的時候,公司生產部門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人和設備,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生產都忙不過來。
需求淡季,卻又基本沒有活乾。那麼多的工人和設備,就又閒置下來。
清閒的時候,公司依舊要支付工人的工資。否則工人掙不到錢,就會跑到其他企業去工作掙錢。等生產旺季的時候,需要工人了,工人不見得都能回來。
機械加工行業,培養一個有技術的機加工人,也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公司也不敢在沒活乾的時候,不給工人開工資,隻能白養著那麼多的工人。
這還僅僅是人力資源損失,剩下的水電、辦公、設備折舊等等的費用,雜七雜八加起來,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整體算下來,生產這個產品的高利潤,有一半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
所以,設備配套公司在請示集團高層之後,就和銀狐策劃協商,讓企業部給他們策劃一個減少損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