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郡主!
心知洛錦繡說的沒有錯,但洛辰實在是舍不得洛錦繡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堅持趕路。
洛辰的擔心洛錦繡自然明白,可首先她自認她的傷勢並不是十分嚴重。可如果在洛辰在婚期到來隻是不出現,那她與封羿受傷的事情便就會坐實。莊佘勇讓騰越過風征口,潛入境內,使得騰國騎兵襲擊了犒軍的京衛營的事便會成了莊佘勇以及先登軍的把柄。
雖說莊佘勇這次確實是太過疏忽大意,可先登軍以及莊佘勇無論如何都是不能離開這西北邊關的。南衛鐵軍的英秋此役之後定會成為騰國朝堂之上兩方勢力最後的犧牲,然而前提是這兩方勢力的博弈所要消耗的時間。若能如預想一般,過了這冰封期,足能出兵的時候,先登軍借著那南衛新任主帥還未來的及適應以及調整南衛鐵軍的布防的機會先發製人,定能占取優勢。
雖然這些都是預測,可即便如此,無論誰都不願意放棄這難得的可以打破尚國與騰國在西北長期製衡的局麵,讓尚國在西北占據優勢,為北方緩解壓力,能夠讓瀚海軍有機會收複當年騰國借有梁朝瓦解之時侵吞的北方國土。
洛錦繡能想到這些,長期征戰的封羿與洛辰自然也能想到。所以封羿並不會對莊佘勇這次失誤而去追究什麼,洛辰也隻得是同意了洛錦繡要提趕回京城的建議。
京城泰王府
“消息可準確?”封嶴臉上帶著些許興奮。
賁中仁回稟道“回殿下,消息來源準確無誤。起先那胡光宗護送景王和郡主回到中州府之後,那知府便封鎖了府衙,府衙內並沒有我們的人,所以裡麵的消息一時半會兒無法探知。不過待軍機營到了之後,人多嘴雜,這般大的事情即便是有心壓下,也會透出口風。”
“那他們兩人受傷程度究竟如何?”封嶴有些急切,他恨不得封羿被那些騰給殺了,即便是沒死,如果變成了殘廢,還有什麼資格去和他爭?!
賁中仁見封嶴這般,也明白他心中所想,隻可惜……“據說京衛營死傷大半,才護得景王。景王自身隻不過是受了些許輕傷,沒有大礙。隻是郡主那裡,貌似有所不妥。”
封嶴雖然對封羿僅受了輕傷的消息十分的失望,但聽到賁中仁接下來的話,他又提起了精神。“洛錦繡如何了?”
“據說那位從進中州府開始就從未出過內院,依著郡主的性子,如不是受了重傷,怎可能一直不露麵?”賁中仁說道。
封嶴點了點頭,道“那丫頭能追著老大去了西北,又怎麼能夠這般安分的呆在中州府那小小的府衙這麼多日?更何況是留在內院一步不出?”
“哼!莊佘勇是洛文昭的人,洛文昭鎮守西北,竟是眼睜睜的讓那騰國的騎兵越過了風征口,襲擊了京衛營。如果那丫頭真的因此受了重傷,依著洛文昭對那丫頭的重視,我就不信他能容得下。”
洛錦繡毀了封嶴在酈城的勢力,又幾次三番的踩他顏麵。如今得知洛錦繡很有可能受了重傷,封嶴恨不得她就此死去。
“殿下,雖說郡主深得國公爺寵愛,但莊將軍畢竟是邊關的守將,更是他親信。即便是惱了莊將軍,恐怕明麵上國公爺不會將莊將軍如何,反而會保他。”賁中仁說道。
封嶴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洛文昭是舍不得丟了莊佘勇的。”
賁中仁緩緩道“殿下,依屬下之見,即便是我們借著這件事將莊佘勇拉下馬,皇上也不會允許我們的人去接手先登軍的。要知道,朝堂之上,還有那些世家也在打著軍方的主意。”
封嶴冷哼一聲,道“那些世家,梁朝在時,說我們是亂臣賊子。梁朝一滅便伏在地上,說我們是正義之師,民之所願。哼!都是一些虛偽小人。他們自持扶持正統,腆著臉去往老大身邊湊,可惜!老大不給臉,將他們晾著。如果讓他們在軍方站穩了腳跟,我這個母族不顯的泰王怎會入得他們眼?!”
“殿下,莫怪屬下多嘴。景王占了嫡長子的名分,又有軍功在身,如無意外,將來繼承大統之人必是景王。那些世家支持景王也無可厚非。”賁中仁抬眼看著臉色鐵青的封嶴,咬著牙繼續說道“雖說我朝初立,朝堂之上皇上還甩不開那些世家。可依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皇上似乎有意減少世家對朝政影響,景王自然在不會這個時候與他們有過多的牽扯,隻不過他們又怎麼可能坐以待斃。為了能夠引起景王的注意,他們定然要讓自己手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這樣一來,原本就在朝堂之上有著影響力的世家,若是手中握著軍方的勢力,景王在殿下的步步緊逼之下,難保不會依靠他們這些世家。這次莊佘勇露了把柄,他們定然不會放過這次插手軍方的機會。”
封嶴麵露嘲諷,道“做的好夢!本王與老大爭了這麼多年,老大什麼性子?豈是那麼容易由著那些人擺布的。想要扶持新朝正統,讓他們能夠提高在朝堂之上的身價……嗬!想的到美。”即便是他,也不願意這好不容易壓下勢頭的前朝世家再次泛起波瀾,興風作浪。
“父皇讓洛辰借著迎接犒賞隊伍的名頭去了中州府,便是有意遮掩此事。且事情又落不到我們頭上,更可能讓父皇對我們生出嫌隙,那我們就全當不知道。至於那些人打的什麼算盤……哼!僅憑著他們,想要從洛文昭手裡占點便宜,豈是那麼容易的。”
若是在明知道父皇有心遮掩,自己還傻傻的跳出來上奏,最後什麼都撈不到不說,還有可能讓彆人摘了桃子。更何況即便是拉下莊佘勇,對根基深厚的洛文昭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既然這樣,何不讓那些自以為所有當權者都同父皇一般的世家顯顯他們的手段呢?有他們先行試探,何樂而不為?
賁中仁聽罷,心中寬慰。好歹在關鍵時刻,這位泰王殿下是能聽進諫言的。無論如何,從心而講,賁中仁不以為宋國公有心參與到兩王之爭上,隻要宋國公兩不相幫,那對他們而言便是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