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趙蘭月,史明認為把婚事拖一拖,尋戰亂之機把趙蘭月藏起來或乾掉杜遊擊都未嘗不可,辦法總會有的,實在不行,暫且嫁與這杜遊擊還有利於眾人。
麵對當前的險象,史明、王成武都感覺還不至於,至少目前還很安全,且左良玉軍規模如此之大,農民軍不見得願意碰,攻取開封才是其首要任務。
趙進、李平都覺得不可冒險。
趙進主張加快行軍,爭取走到撤退大軍的最前方而獲取安全;而李平則主張離開官軍大隊,讓劉三帶隊繞遠單走一路;宋寶來、劉世雄、趙蘭月等人說不出意見,還處於發蒙狀態。
眾人正一邊討論一邊吃著乾糧時,遠方一陣陣突然急劇升起的嘈雜聲猛然傳來,並越來越大,眾人愕然站起,看向官道的北方。
隻見北方的平原上,不知何時突然多出了數不的清火龍,猶如一片火炬的海洋,並且這海洋還如波浪般不斷拍打著左良玉大軍的隊尾,整齊的呐喊聲隱約傳來。
李平心中大驚要壞!
山下的很多明軍也都停了下來,回首翹望。
看著遠方的景象,趙進已開始喝令眾軍重新收拾好行囊,都趕快補充些吃食,也去為騾馬補足水糧,然後待命。李平也忙著吩咐,多喂些糧食,不可吝嗇。李盛才、楊美玲等人還不明所以,還在蒙蒙的發問“這後邊是怎麼了?好壯觀啊!”之類的。
在眾人補足了食水未先盲動而僥幸企盼時,遠處明軍隊尾的片片火炬正逐漸被海浪拍碎,然後一整片巨浪突然不再受阻礙瘋狂湧入。
片刻,如舞龍般的火把開始沿官道及周邊迅速變幻著向南湧動,一部分正在幻滅,一部分如天仙散花般四散而開,伴隨而來的則是鼎沸的人聲和混亂的馬騾嘶鳴。
亂象就像波浪一樣迅速擴散著。很快,他們近邊官道上的人馬也如炸了窩般的喧嘩躁動起來,到處都是“賊軍來了!賊軍來了!”的呼喊聲和女人孩子們的哭喊聲,人們開始爭先四散而逃。
闖賊的部隊擊潰了左良玉的後衛騎兵,官軍炸營了,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這是要大潰呀!
已不用再商議,眾人立即組織人馬下了山向東奔走,能離官軍大隊有多遠就多遠,並喊了劉三讓他觀察周邊尋找新路。
黑夜中到哪兒去找新路,眾人隻能奔走了一會兒然後折向南,摸著大概的方向逃竄。起伏的丘陵、昏暗的樹林讓所有的人都狼狽不堪,並嚴重乾擾到了前進的速度,不得已,眾人隻能再次遠遠的靠近官道。
他們周邊開始不斷出現其他營伍的零散人馬,都是一小撮兒一小撮兒的,有些人騎著馬騾,更多的人步行,有些人越過他們走了,有些人和他們保持著適當距離,還有些零散的人遠遠跟在他們後麵。
就這是潰敗,李平邊走邊茫然四顧,沒有人組織反擊,沒有營伍願意留在後麵,左良玉龐大的步兵集團就這樣未戰而怯,把後背留給了敵人,並讓自己的潰散騎兵踐踏,隻為逃命。
在黑夜中,在毫無鬥誌的人群中,在缺乏組織的力量中,無邊的恐懼正迅速散播到每一個人心中,並成為一種意念,讓這支龐大的軍隊瓦解分崩。
在狼狽的逃竄中,遠方的天邊開始漸漸露出白邊,黑夜即將遠去,所有潰逃的人們都燃起了希望。
但隨著前方傳來沸水般的人馬聲,李平心中再次升出不詳的預感。
很快,所有人就都看到了前方的人牆,南逃的洪流像是被什麼阻礙住了而不能前進。遠遠看去,官道上大量的人、馬、車輛簇擁在一起裹足不前,相互擁擠踐踏,後隊不斷推搡著前隊,到處是哭喊求救聲,還有無數的人馬正不停的向兩邊奔跑,人牆中不斷傳來砍殺聲,有的地方甚至響起了成片激烈的金屬碰撞聲以及“殺、殺、殺”的呼喴聲。
一條無邊無際的巨溝橫檔在明軍麵前,橫斬官道的巨溝對麵此時已聚集了一大股賊軍兵馬,雙方不斷的用弓箭互射,部分擁擠著推搡著已經爬過溝去的明軍也正在被漸漸的趕回溝內。
趙進、史明等已是顧不得詳細探查,隻是呼喊、糾集著眾人遠離人群、遠離人牆,隻沿阻礙的方向向東走。
跑了半天,眾人才漸漸搞明白,擋住他們去路的竟是一條看不到頭尾的巨塹。
一路上不斷有成群的明軍嘗試結伴越過溝去,但又深又寬的溝塹讓每一次努力都艱難異常。溝底到處都是人馬,而溝對麵不斷出現的小股賊軍則更是讓明軍滿是絕望。有的地方溝底此時已經燃起了熊熊烈火,這條巨溝正成為整個明軍的死亡收割線。
農民軍到底下了多少功夫啊!在官軍退路的幾十裡後掘如此大溝,又伏兵四處,這是根本就是抱了全殲官軍主力於此的決心!
這手筆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