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
在焦急的等待中,試隊長馬蘭在出發八天後終於帶著人馬回來了。
除了他們那二十來號人一個沒少外,馬蘭竟令人意外的還帶回了一百二十多個壯年男丁,也順手帶回了二十多個青年婦女和三十多個老少以及一部分糧食,還外加了七匹騾馬。
原來,襄陽的鄉間在這些天也已亂成一片,不斷有大股小股的明軍四處征糧征兵,搶掠早已無法控製,很多鄉民們都戰戰兢兢,能有個名號大些的軍伍庇護讓本已不多的年輕人有部分願意一試,畢竟左良玉親兒子的部屬還是挺唬人的。
而這帶隊的馬蘭又非常悍勇,軍伍也頗有模樣兒,再加上其部屬多為本地兵,對普通鄉民比較客氣,不強拉不硬搶。在此時人們多習慣於投奔熟人的傳統下,倒是讓不少青年願意到來投奔或暫避。
而混亂的鄉野,也讓馬蘭不敢掉以輕心,一撥一撥的分頭結伴而回已很不安全,於是就索性大家始終聚在一起到各個士兵的家中輪流走了一趟。
來回的路上還和幾小股兒分不清是明軍或還是賊寇的人馬發生了火拚,這帶回的人中有一多半加上那些青年婦女就是這麼搶來的。
而他帶的士兵竟隻有兩個受了點輕傷,那幾小股兒誰知道是明軍還是賊軍的營伍基本都是見了真章就被打散,倒可見當下亂軍之弱。
不過,馬蘭也絕不去碰那些大股兒的軍伍,不管受了多少委屈、多看不慣,他都隻趕緊避開,躲得遠遠的,他又不傻,當然左夢庚的名號也給了他不小的幫助。
實力得到迅速提升的李平已不能再等了,為防夜長夢多,馬蘭回來的第二日,李平就點了一百五十人並帶著那肥女人和她的兒子出城去南邊的山中找糧食。
那肥女人沒有撒謊,李平在小山村一處院子中隱蔽的小山洞裡找到了近二百石的糧食,足夠李平的營補充完整後就食幾個月了。
(注石是體積單位不是重量單位,各朝代石的差彆也很大,明代一石米約重1535斤,合現在的約183斤,明代的斤不是現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
這些糧食被偽裝的很好,得意於小山洞巧妙的結構和保管人精心的設計和措施,這些糧食保存得很不錯,一般人還真想不到在這兒窮困的山中、在這易潮濕陰冷的環境中有人會大量的保存糧食,讓李平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和於亂世中生存的本能。
找到糧食後,李平派人去提了肥婆娘全家和她家的老仆及婆子。
肥婆娘一家必須得死,鄰裡的悲慘控訴讓李平不得不殺他們,為了表明對待善惡的態度和樹立部隊的正氣,李平也得殺他們,為了防止日後被亂咬、報複以及後續可能的官商勾結等麻煩,李平更得殺他們。
但殺人又不能隨隨便便的去殺,不廣而告之,不營造點氣氛,很容易讓人誤會是濫殺,更容易起反作用,於是李平想到了公審大會。
但回城中搞這公審大會,怎麼想也不合適。
為防止說不好的麻煩,於是索性就在這山中尋一寬敞地自己組織。
等肥婆娘一家被提齊後,李平學著從前影視裡看到的樣子,在一個高坡上讓眾犯跪成一排。
每一個將死之人脖子上也給插上一塊長長的木條,木條上草草寫著殺人犯、奸淫犯和幫凶之類的罪名。能在這山中為老財看管糧食的也必是很親近之人,自然也留不得,李平也給他們定下了為虎作倀、作惡多端等罪名。
坡下,200多名李平的部屬和鄉鄰代表們盤腿圍坐成半圈。
公審開始後,一名名鄉鄰、苦主挨個上台進行了悲慘控訴,幾名仆人也進行了悲憤的指認(當然,底下已提前做好工作,條件是表現好有命在)。
這種形式對這個時代太新穎了,李平發現他根本不需要再進行什麼氛圍烘托了,因為坡上坡下很快就哭成了一片。
對於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底層人民,這種話劇式的審判太容易激起廣大人民對悲慘過往的共鳴了。不斷有人站起來高喊“血債血還”、“殺了他們”等激憤的口號,還有些人試著衝上去打他們,高潮幾乎是不斷的湧現。
這種形式的效果真是太好了,難怪在李平那個時空被用到建國後很長時間都不舍得換。
當所有的指證都完成後,李平估計不殺肥婆子一家,底下的人都得造反。
費了好大勁兒,李平才讓眾人安靜下來,接著他站在坡上的中間,對著眾人又一一列舉了一遍肥婆子一家的罪狀,並總結他們死有餘辜,最後下令處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