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
十月是豐收的季節,是金色的季節。
雖然授時曆的十月,也許已經相當於公曆的十一月份了,秋色也隻還剩下個尾巴了,或者廣義上也許已算進入了冬季。
尤其是大明這些年反常的冷,讓授時曆的十月和公曆的金色十月似乎更完全靠不上邊。
此時的李平,對於日頭的換算仍然是一頭霧水,但他還是覺得這個十月對他而言,是一個真正的“金色”月份。
這一段時間,李平和他的部隊養在這山莊之中一直安安靜靜的無人煩擾,好像被人遺忘了一般。
除了左夢庚夫人那個叫雪睛的侍女來探視過兩回,就隻有劉世雄來晃蕩了一圈以及史明和王成武共同來過一次,其他人甚至連趙進都沒有來過。
這樣的自由,讓山莊中的軍隊得以有條不紊的組織訓練,讓山莊中的民眾可以穩穩當當的開展生產,讓山莊中的各項建設可能井然有序向前推進,居然妥妥的實現了一輪小小的爆兵、爆物質,也讓李平的實力得到了相當大規模的提升。
尤其是在開封城毀、李自成在河南已再無釘子戶的消息傳來的背景下,這個小發展高潮就更加難能可貴。
可以說時間雖短,但卻非常關鍵和作用巨大,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收獲季節。
————
吃過早飯後,李平召集連以上的軍官們開了個例行性的短會。
會上,李平進一步明確了近幾天的訓練重點和訓練安排,並特彆要求各單位每天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去練習聽軍號,同時要求幾日後要全麵開始野外生存訓練和遠距離行軍訓練。
開完了例會,李平去了保障營,他要再去親自了解掌握一下鳥銃的生產進度。
同時,他也有些事情也要和宋寶來交代。
鳥銃的生產現在是李平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最著急的問題。所以一路上,他的腦袋裡都裝滿了鳥銃的生產問題,他實在不能不急,因為鳥銃的生產已經嚴重耽誤了訓練的開展。
不過,要怪卻都要怪李平自己。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李平給自己的總結,要是老實實的按原計劃生產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頭疼。
李平自怨都怪他自己一天天閒的沒事老跑去看鳥銃的生產,結果就是越看越忍不住用自己曾經的輕武器掌握和使用的經驗來對現有鳥銃的設計和生產提出各種改進意見。
但他顯然忽略了每一項改進都不是簡單的拿筆一劃就行的事兒,更不是一拍腦門就萬事ok的事兒。
任何改進都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前期工作,不僅僅要重新統一標準、組織培訓,更往往要改動各種生產模具,還要組織一係列的驗證,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結果就是,鳥銃的生產進度嚴重滯後。儘管宋寶來也對生產設備進行了一些優化和改進,提高了不少生產效率,但仍與原計劃時間相去甚遠。
第一批批量生產的鳥銃還得六七天後才能開始裝備部隊,而這第一批也僅僅才幾十杆而已。
到了保障營的生產區,李平找了半天,才在一處組裝車輛的地方找到宋寶來,這家夥正頂著黑眼圈在看一輛新設計的四輪馬車的組裝。
於是李平也就沒先談鳥銃的事,而是站在旁邊一邊看組裝一邊和宋寶來聊起了各種車輛的問題。
自打李平說襄陽有可能會被放棄後,能進行跑路用的各種人力和畜力的車輛就成了宋寶來心中的第一要務,畢竟這關係到可不可以更舒服的跑和帶著更多的東西跑。
當然,這些對李平也同樣重要,畢竟這涉及到機動能力和攜行能力的問題。
不過看宋寶來那一幅萎靡不振的樣子,李平卻知道這可不光是他工作累的,於是忍不住又勸了幾句
“寶來,你昨天這是又折騰了幾回啊!看你這眼圈黑的,你這樣天天的過度操勞,可不行啊!再年輕也吃不住的。昨日,我去高蕾她們那裡談點事,這趙蘭月把你笑的,那瘋丫頭直說這幾日要找你好好談談呢!她都擔心了。”
說到這個問題,李平也很頭疼。
那兩個送給宋寶來的美女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讓宋寶來一下子就沉迷了進去。除了李平主動找他,宋寶來基本都不再找李平胡吹海侃了,趙蘭月和高蕾那兒就更不去了。
結果是李平養胖了,宋寶來卻折騰瘦了,每天都像打蔫了的茄子。
要不,今天李平也不至於跑這兒來找他磨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