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
很快,後麵的農民軍就意識到這樣零散的衝擊完全是白白送死。
有幾個頭目之類的開始大聲吆喝起來,他們想嘗試在官軍的鳥銃射程之外進行集結,並把不多的弓箭手集中起來排在後麵進行掩護。
他們應該是想一起衝過這最後的一百多米,他們仍然保持著旺盛的鬥誌。
但於江水之中將一幫沒啥水上經驗的人集合在一起顯然是非常困難的,而且這還是在讓人高度緊張的戰鬥環境中,不少好不容易湊到一起的竹排反不斷的發生著相互碰撞,並引發了更多的叫罵和混亂。
反正也打不到,官軍開始抓緊時間進行清膛與裝彈,一個個通信兵在各個木牆中來回傳著命令進入射程後聽到哨音再自由開火。這道命令是防止一些士兵掌握不好距離,在射程外或殺傷力不足的射程上開火,並帶亂整個部隊。
終於,第一個波次的數十條竹排和筏子一起衝了過來,後麵還有第二波次,有不少農民軍士兵甚至不懼寒冷的下水向前,以增加攻擊麵並降低被擊中的概率。
但這顯然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無論是在水中行走還是坐竹筏、木排之類的,速度都上不來,尤其是在冰冷的水中行走,幾十米下來,熱量的流失就會遠遠超出想像。
隨著哨音的再次響起,鳥銃也再次開了火,甚至不多的幾支火銃也開了火。而且由於又是以哨音為令,這一輪的開火仍與齊射差不多。
與時同時,農民軍的第一波“箭雨”也到了。
說是“箭雨”,其實也就二十幾支箭,但仍然可以看出農民軍對爭奪這裡的決心,否則是不會讓之麼多寶貴的弓箭手來當前驅的。
不過,雙方的攻擊效果卻相差巨大。
官軍鳥銃兵的這輪射擊效果比較驚人,農民軍的聚集顯然大大增加了火器的毀殺效果,雖然距離有百米上下,但仍有三四十名人被直接打落於水中。
而農民軍弓箭的殺傷效果卻仍然是背運的“零”,雖然有一支成功的砸在了一名官軍鳥銃兵的頭上,卻隻在鐵盔上聽了個響兒。
好不容易,這波剩餘的農民軍在挨過了第二輪射擊後,終於接近到了五六十米的距離。此時他們雖然已經損失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同伴,但總算有了希望。
所有的農民軍士兵都瘋狂的大叫起來,哪怕聲音完全嘶啞也在所不惜,他們的士氣仍然未衰。
當然,大聲叫喊同樣可以減輕心中的恐懼。
按照後世一般的戰爭經驗,損失超過三分之一就應該崩潰了。不過,這後世的一般經驗大多來自於西方世界的統計,隻能當個參考。
“哐、哐。”
“空、空。”
幾聲巨大的悶響在一片鳥銃聲中猛烈的突顯了出來,兩門虎蹲炮和兩門小佛朗機炮開火了,這是它們打散彈的有效距離。
彆看他們炮不大,這麼近的距離也足以打出一個小扇麵。
瞬間,最前麵的那幾個竹排和筏子上的農民軍士兵要麼被一掃而空,要麼就全變成了血葫蘆。幾十米的距離,小炮平射打散彈絕對是一打一個準兒,
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那兩門小佛朗機炮,不到十秒一發,很快每門五發的散彈就全被打了出去,讓那些簇擁在一起的敵軍竹筏、木排完全變成了人間地獄,到處都是哭爹喊娘的聲音。
炮停之後,江麵上甚至神奇的安靜了許久,敵我雙方都有點沒回過神來,直到一支鳥銃開火的聲音打破了這寂靜。然後成片的鳥銃開火聲才緊跟著再次如炒豆子般響了起來。
不過,這回煙霧散去,官軍麵前七十米之內卻再也看不到人了,有七八個在後麵的農民軍弓箭手也被打落在水中。
在連片的哭嚎聲中,農民軍拚命的開始後退,他們終於挺不住了。還在大後麵的竹排和筏子也終於停止了繼續前進,茫然的不如如何是好。
五連連長周文,就位於第二排木牆之後。
作為一名矛兵連的連長,他的任務是帶領全連及時對所負責的這一段鳥銃兵進行支援。敵兵一旦進入十米範圍,他們就要立即前出準備戰鬥,並在敵人企圖上岸時用長矛將他們捅回水裡。
為了保險起見,周文本應該交戰開始後再露出腦袋觀察,畢竟他們沒有鐵盔也沒有厚甲(裝備嚴重不足),容易被敵弓箭所傷。
但周文卻在進入木牆之後,就再也沒把腦袋縮下去。
這是周文第一次參加戰鬥,第一次身臨其境看到戰爭的場麵。他想要更多的了解戰場、了解戰爭,但這好像和他想像的戰爭有點不太一樣兒。
最開始,當數不清的敵軍出現在江對麵,當他們劃著各色竹筏、木排之類的一大群衝過來之時,那場麵真的有點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