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的道路比較寬闊,道路左手是奇石嶙峋的假山,右手米之外是蜿蜒不知曲折的池塘;池塘內去年殘荷或多或少留在水岸淤泥處;更遠有一間綠蔭亭。
亭中大概是有石凳桌椅。
池塘兩岸柳樹桃樹錯立,想來初春桃花紛紛時節一定好看極了。
朱氏抱著小姐從右手繞過池塘,略微停了停,讓妙雨整了整小姐的衣鞋,沿著石子路往前走了五百步再右轉,便到了主院大門口。
夫人身邊的陪嫁許媽媽已經迎在這裡,上前向三小姐行了禮,又對朱媽媽點點頭,“大人都問了三回了,朱媽媽請進吧。”
林錦餘被抱著進去,可她還是使勁兒從朱氏肩頭往後看。
方才在路上並沒有注意,到了院子裡才發現正院無論外麵的門樓還是裡麵的廊廡,均是紅羅霞布十分喜慶。
進了外院過了垂花門,處處垂燈都是大紅燈籠。
妙風站在院子裡等到三小姐來了,便繞到朱媽媽身後,並壓低了聲音道,“小少爺剛剛來了,代東姐姐帶著進去。”
按理妙雨等人都是不進去的,但讓她們就在外麵等也不好看,妙風接過妙雨手裡的托盤,就有小丫鬟將妙雨和妙霜帶到耳房喝茶吃果子。
很快屋裡就有人出來請三小姐等人進去。
朱氏抱著小姐進了最外麵的門繞過屏風,代東就在那裡迎接,見麵屈膝福了福,“三小姐安好,朱媽媽辛苦了。”
朱氏這時候才笑了笑,“應該的。”
室內傳來小孩子的嬉鬨聲,代東笑道,“小少爺早上起得早,聽說今日三小姐過來,兩位奶娘便抱了他過來給大人和夫人請安,說要給姐姐磕頭。”
朱氏笑道,“小少爺孝順懂事,我們小姐也許久不見弟弟,十分想念呢。”
代西此時從裡麵出來,行了禮後笑道,“三小姐今日真好看,朱媽媽請進,”然後扭著脖子朝後麵的妙風眨眨眼,“等會兒我去找你。”
說完,引著朱媽媽進了內室。
裡麵正坐上端坐著林莧和王氏,林敏的奶娘瞧見三小姐進來,忙從榻上抱起小少爺站到了一旁。
林莧看見女兒進來了,立刻笑道,“我們家的小錦餘兒來啦!”
王氏見他立刻就想去抱女兒,忙伸手去攔,“夫君且等一等,還沒開始呢,彆妨著我們女兒行禮。”
“好,好。”林莧笑嗬嗬的坐了回去。
朱氏引導著林錦餘給父母行了大禮,並道,“三小姐多日病中連累父母擔心,實屬不孝;今日大好特來給父母請安,願父親母親福壽大安。”
話音落下,林錦餘照著朱氏教導她的行禮方法,三拜,頓首。
跪在後麵的妙風此時往前挪了挪,手上捧著的托盤往上微舉
“三小姐養病期間一時一刻不敢忘記父母大恩,用檀木珠穿成平安手環一對,獻給父母以祈父親母親身體安泰。”
林莧笑嗬嗬道,“很好,賞。”
站在王氏一側的張媽媽上前接過妙風的托盤,交給身後的丫鬟,並從另一丫鬟手中取了托盤放到妙風手裡。
王氏溫柔道,“錦餘有孝心了。朱媽媽這段時間也辛苦你。”對林敏奶娘道,“敏兒去給姐姐磕頭。”
林敏自然不會磕頭,奶娘扶著小少爺蹲著,輕輕按下林敏的頭低了三低,“林敏給三小姐請安,望三小姐安好。”
林錦餘站了起來跑到林敏麵前,抱了抱弟弟。
林莧頓時笑了起來,指著姐弟二人笑個不停,“我們家錦餘兒果然還記得弟弟,很好!來,錦餘兒來爹爹懷裡坐!”
聽到有人叫她,林錦餘回頭見林莧向她招手,立刻撇下弟弟往父親懷裡坐了進去。
林敏手裡不知什麼時候把林錦餘身上的香包扯了去,手從香包裡掏出東西迅速往嘴裡放。
王氏命人好生收好女兒的禮物,問了林莧後就命人開始上早膳。
一會兒就有丫鬟魚貫進入收拾了方才三小姐行大禮的墊子之類,並安放餐桌、餐盤、湯碗、木箸;
之後早膳就一一傳了進來,代東代西二人指揮著丫鬟們按照林莧和王氏的愛好安排諸事。
林莧抱著女兒說了好一會兒話,最後還是隻能歎息,“錦餘兒還是不想和爹爹說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