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了她放下車窗簾。
林錦餘再沒有抗拒乖乖躺到朱媽媽懷中,即便在車中也能聽到外麵的各種熱鬨聲音,不禁放空自己盯著頭頂的車頂棚一路搖晃胡思亂想。
進了城林家車隊前行的速度越發緩慢下來。
京城人口擁擠馬路狹窄,或者是城中規則森嚴顯貴諸多,雖城門到宣平坊中間隻隔了一個新昌坊,卻直直走了大半個時辰。
林恭先一步在林家新宅院大門口等候。
林氏夫妻、林敏等主人的車子直接駛了進去,其餘諸人或者換坐軟轎,或者下車行走;其餘行囊物貨之類的被拉到林宅後門各自進入。
初次進門,王氏領一兒兩女踏火盆,撒鹽,手持香草掃穢。
一係列入新宅的禮儀做完,等到林錦餘能真正歇息,已經天色近晚,夜幕將垂。
用過晚膳,林錦餘就被朱媽媽抱到自己的院子裡。
她的院子不大。
妙雪和妙霜這兩個丫頭先將院內外灑掃整理了一翻,等朱媽媽抱著小姐回來時,無論廊簷花盆或是桌椅寶瓶,已經很能夠看了。
林錦餘左右瞧了幾眼,隻覺這裡和她從前的院子一樣,擺設之類都沒怎麼變。
不過畢竟是坐地起價的長安城,儘管庭院構造比起江南來說,多是房宇石道而少橋梁亭榭,但那寸土寸金的價格隻怕要多出了倍不止。
能有這樣大小的院子,林錦餘和朱氏都覺滿意。
院內升起燈籠,朱氏叫來眾人當著小姐的麵,簡單分派的住處和日後規整的方向;並依照從前的規矩讓妙風當著院裡新添的仆從重新講了一遍,而後抱著揉眼困乏的小姐睡覺去了。
忙碌了一天,林錦餘確實是困了。
素日裡她睡眠要比旁人好很多,此時雖然換了新地方,身下的枕褥都是用慣的,因此未有林敏那種擇床的毛病,閉上眼呼呼然便陷入睡熟。
……
次日林莧請了假不去府衙,親自領著妻女前往安平康坊兄長林芝家裡一是去林氏祠堂叩拜,二是拜見兄嫂家人。
兄長林芝一個月前出任西北五州督學,如今家中有長嫂與侄兒林識元、林識恭、林識謙,還有庶出的一個林識讓。
長嫂徐氏為國公敦延公的嫡長女。
據說這位國公府出身的林氏宗婦,自幼便是溫柔大方氣度非常,王氏雖然年紀比長嫂小了十來歲,但幼年也常常聽到徐氏賢名;甚至王氏記得當年父母給她選了林莧這門親事,多少也是和長嫂是這位徐氏有莫大關係。
林錦餘早上出發前就聽朱媽媽提前講的大伯一家的情況
大伯為人秉厚,大母亦賢良淑德。
這位大母出身敦延公府,生母是當年的隆慶長公主,十五歲及笄時被封為彬邑縣主;嫁入林家後不但治府嚴禁,肚子也十分爭氣,一連三胎都是男丁;
並且早年懷著大少爺林識元的時候,一絲不苟的給林錦餘祖父披麻守孝,很是孝悌,林氏上下無不稱讚尊敬。
就連林錦餘祖母也多次表示,這位長媳確實是難得的賢惠之人。
進了正堂,林錦餘緊緊跟在母親身後,遠遠朝那位賢惠的大母望了過去,天庭飽滿慈眉善目,雙目灼灼笑意融融,十分叫人親近。
這不由得眼神就往自己母親身上走了幾圈,隻見母親一改往日做派,始終半低著頭表情溫和,絕不肯多走一步多說一句,難得的柔順模樣。
“弟莧帶妻兒見過大嫂。”
林莧領頭向長嫂行大禮,王氏等均落後半步行禮,甚至兩歲的林敏也被奶娘扶著跪在地上磕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