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唐國公府,李淵和夫人竇氏將高士廉請進了客廳,佳茗侍候。[燃文書庫][][774][buy][]
高士廉說明來意,李淵和夫人竇氏非常高興,“與長孫、高家聯姻自是美事一樁,”說著,李淵連忙拱手道“多謝高兄了!”
竇氏說道“長孫姑娘‘門傳鐘鼎、家世山河’,又是名滿長安的才女,我們李家豈有不同意的道理,更何況他們兒時訂有婚約。”
高士廉喜上眉梢,“世民這孩子,實在讓我喜歡,我那外甥女也非等閒之輩,四歲能詩,八歲能書,聰慧絕倫,兩個孩子又是情投意合,所以……我就想討叔德兄一杯媒人酒喝喝。”
李淵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我們擇個黃道吉日……就把這件事情定下來吧,改日我和內人登門拜訪長孫夫人,高兄……意下如何?”
高士廉連連說好,雙手抱拳,“叔德兄,李夫人,我先恭喜了……”
高士廉和李淵兩人,又談了談當今的局勢,這才離開。
此時的大隋朝,已是日薄西山。皇帝楊廣好大喜功,開鑿大運河,自大業元年至六年,開發各段運河,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楊廣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往還,每次出遊都大造離宮。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在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已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李世民回到家裡,竇氏告訴他,給他定了一門親事,姑娘家世多好,多麼美麗,又多麼優秀,還沒等竇氏說完,李世民急了“孩兒不要定親!”
竇氏一看兒子的表現,忍不住笑了,李淵也哈哈大笑。
當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未婚妻是無垢時,先是驚,又是喜,“母親,這可是真的?”
竇氏裝作不高興地說道“既然你不同意,那就算了吧。”
李世民趕忙行禮,“孩兒全憑父母做主!”
竇氏見兒子臉上,掛著一片盎然的春意,自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世民心中不免砰砰直跳,幾十年來,父母恩愛不減,舉案齊眉,他心中也渴望自己能有一段美滿的姻緣。但是他沒有想到,幸福來得如此之快,自己心儀的姑娘竟是自己的未婚妻。
春意盎然,彩蝶紛飛,李淵夫婦到高府拜訪,與高士廉和長孫夫人高如嫣商議世民和無垢的婚事,自然,也要拜訪一下高士廉的母親——高老夫人宇文氏。高老夫人乃北周公主,當初周武帝滅北齊,抓住了奉命保護太後的高勱,武帝與高勱交談,對他甚有好感,見他說起齊亡的原因悲不自勝,還為之動容。所以非但沒有殺他,還授開府儀同三司,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雖然北齊皇宮裡種種荒淫傳聞讓人不寒而栗,宇文氏還是覺得嫁給高勱非常慶幸——因為丈夫聰敏美儀,為人謙和剛直,還懂得珍愛自重。不僅周武帝喜愛,即使入隋任丞相,文帝都說他和父親高嶽都是聞於鄰境的忠良之臣。高勱無論在哪裡為官,都是以善政著稱……說起來宇文氏和竇氏也是有親戚的,竇氏的繼母乃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有了這層關係,女眷們之間的談話就顯得格外親切。
很快,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一係列程序之後,婚禮定在了下月初八,此時離婚期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兩家的大人們都在緊張而有序地籌備婚禮。
一個晴朗的好天氣,三個風度翩翩的白衣少年相約來到長安郊外騎馬,無垢一身男裝,儘得天地之精華,又似昆侖美玉。自從李世民和無垢的婚事確定之後,兩人走的更親近了,無忌時不時的取笑他們幾句。
李世民對著無垢深情地讚美道;“想不到無垢妹妹馬騎得這麼好,世民現在才知道什麼是颯爽英姿!”
隻聽“駕……”的一聲,無垢的馬已飛馳起來,前麵傳來“二哥忘了,我可是長孫晟之女……”
無忌對李世民說“世民,我妹妹可是‘上馬能戰,下馬能謀’,能娶到她,是你三生修來的福氣。”
“同樣是長孫將軍的後人,怎麼你的馬就騎得不行呢?!”說完,李世民勒緊韁繩,迅速地追趕無垢去了……
無忌聽了李世民的諷刺,不但不生氣,反而很高興,依然慢悠悠地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