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消除了薛舉和李軌勢力,西起河西走廊,東至潼關,南到巴蜀,北到太原的廣大地區都為李唐占有,成為李唐向東發展的穩定後方。[燃文書庫][][774][buy][]
與此同時,河西的李軌政權內部發生裂變,主政的是戶部尚書安修仁,其兄安興貴在使唐後成為鐵杆的親唐派,兄弟倆聯絡當地少數民族部落,攻陷金城,擒了李軌,押往長安。由此,李淵不費一兵一卒,獲得了河西。
五月,禮部尚書裴仁基及其子裴行儼等數十人圖謀刺殺王世充,重新擁立越王楊侗,不料事情敗露,王世充將裴仁基等人全部殺死,誅滅三族。王世充的哥哥王世惲勸他殺了越王,以防後患。王世充采納了哥哥的建議,派家奴帶著毒酒去見越王。越王要求見王世充一麵,不許;又請求與皇太後告彆,也不許。無奈之下,他隻能焚香禮佛,喟然長歎“願自今以後,不再投生到帝王家!”
有時候王世充騎著馬帶著不多的隨從到大街上去親近百姓,也不擺架子,更不吆喝清道。他常與百姓聊天,聽取百姓的呼聲,從宮城到玄武門擺上一溜的文案桌椅,鼓勵大家上書言事,親自接受百姓的奏章。王世充扮演的這一平易近人的形象真的激起了人們上書的積極性,於是每天都有數百封上書。王世充應接不暇,幾天後就堅持不了了。
剛剛坐上皇位的王世充似乎確有做一個好皇帝的理想。每次上朝,他對每一件事都要反複地叮囑,千頭萬緒地演繹,朝臣們的耳朵都聽出了老繭。禦史大夫蘇良直言不諱地說“您話說得太多,又不得要領。”王世充聽了默然良久,大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本性如此,終究還是改不了。
四月,洛陽方麵傳來了王世充稱帝的消息。王世充自打敗李密後,權勢無人能及,一心想著篡權稱帝,終於,越王楊侗不得已把皇位禪讓給王世充。在禪讓以前,王世充就已經準備好了禪讓儀式的一切細節,派他哥哥王世惲將楊侗囚禁在含涼殿,按照禪讓禮,舉行了三表陳讓、敕書敦勸等儀式,王世充黃袍加身,建國號為“鄭”。王氏一門男丁一個不落地封了王。
良久,李世民的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意。
無垢何其了解李世民,定是他那張揚的個性,得罪了某些既得利益者。聽完他的訴說,隨即安慰道“二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李世民雖是如釋重負,但心中卻是百轉千回,是自己太過敏感了嗎?但願……是自己想多了!
李淵聽了微笑著點了點頭,忙去扶起已跪在地上的李世民,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李世民過濾著李淵話中的每一個字,跪倒在地“父皇放心,兒臣……定會竭力輔佐大哥……兒臣手下之人雖是生於江湖,可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兒臣保證他們對我大唐,皆是忠心耿耿決無二心!”
“你的威望如此之高,手下猛將也大多出身草莽,在朝堂之上公然頂撞太子,朕想……恐怕日後你大哥……很難約束他們啊……”
李淵明白,這個兒子自小跟隨在自己身邊長大,又性情剛烈,每說一句話他都要好好斟酌。李淵不禁自嘲,不知從何時開始,他們父子之間也需如此揣度彼此的心思了……
“嗯,那就好。這軍隊上那一套不適合朝堂,你得學會轉換啊。”
李世民謹慎地低下眉,目光轉動了幾下,“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
李淵的話令李世民一怔,‘一些臣子們’?哪些臣子?有哪些臣子敢在皇帝麵前隨便議論他的兒子?恐怕……
“世民啊,最近一些臣子們……說你仗著軍功,太過張揚。你得注意啊!”
今日退朝之後,李淵獨留下了李世民,並摒退了左右。
無垢不禁追問道“父皇……父皇怎麼了?”
“可是……父皇他……”李世民欲言又止。
無垢為他輕輕擦去額頭的汗,“皺著眉頭真不好看,兄弟間哪有不拌嘴的,想大哥他……也不會放在心上的。”
李世民深吸口氣搖了搖頭,“沒什麼,隻是為一點小事和大哥起了爭執。”
無垢見他眉頭深鎖,似乎有什麼心事,不禁關切地問道“今兒是怎麼了?二哥看上去……心事重重的呢?”
“來了多久,怎不出聲?”李世民放下弓走了過來。
無垢在石凳上坐了下來,靜靜地凝望著李世民。
秦王府花園的竹林外,李世民搭弓射箭,“嗖…”長箭疾風般飛了出去,弦還在緊繃的指尖激烈搖擺著,百步之外的箭靶上,正中紅心擠滿了紅漆長箭。
“王妃,您慢點,小心摔著啊。”清秋不無擔心地說道。
午後的陽光透過斑駁的樹枝灑在青石板地麵上,無垢正疾步向秦王府的花園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