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窗外,月如鉤,月下的花兒都入夢,隻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燃文書庫][][774][buy][]
無垢上前對著李世民耳語了一番,李世民聽罷,在她光潔的額頭上深深一吻,又把她緊緊抱住。
李世民聞言一愣“此話怎講?”
“那要看殿下是否願屈尊了。”
“請愛妃賜教。”
“倒也不是不可以。”
李世民深呼一口氣“我不能讓文靜寒心。”
無垢一雙翦水秋瞳望著他,“這個時候二哥去看他恐怕多有不妥。”
“無垢,我要去看看文靜。”
李世民回到家裡,迎上妻子善解人意的目光,“二哥……劉公他……”
看著兒子離去的背影,李淵的心裡隱隱地有一絲內疚。其實,他心裡並不相信劉文靜真的謀反。對於劉文靜的清高孤傲,李淵曆來都看不上眼。唐軍革創時期,終日征戰,需要他的才智和謀略,對這些小節,李淵可以視而不見。但是,大唐王朝定鼎,自己登基稱帝之後,他在朝堂之上,仍是那樣昂首挺胸,侃侃而談。對自己這個當朝天子,亦是不卑不亢,有時甚至為了一件小事,當著滿朝文武爭得麵紅耳赤,李淵漸漸地感到難以容忍。
“是……”聽父皇那冰冷的口氣,李世民感到心中一陣發涼。
“這不正查著嗎!你先回去吧!”
“劉文靜乃太原起兵的元謀功臣,起兵以來對我大唐忠心耿耿,功勳赫赫,因小過而施重罰,豈不涼了功臣將士之心,還望父皇明察。”
“你這是在極力保全劉文靜嗎?”
李世民據理力爭道“起兵之初,是劉文靜先定非常之策,然後才告知裴寂;攻克京師後,兩人任遇懸殊,劉文靜隻是有不滿情緒,並無謀反之心。”
“他要謀反!難道還不應該抓嗎?”
正在涼州任上的李世民,接到無垢的書信後沒有絲毫耽擱,忙馬不停蹄地趕回了長安。他沒有回秦王府,便直接進宮麵見李淵,施禮後急切問道“父皇緣何抓劉文靜?”
但李綱和蕭瑀聞聽此言,便明白劉文靜並無造反之意。
李淵對群臣道“聽劉文靜這番話,顯然是要謀反。”
對於調查,劉文靜倒是不加掩飾,“起義之初,我為司馬,裴寂為長史,位望略同。現在裴寂貴為仆射,我的官賞卻與眾人無異。劉某連年隨軍東征西討,把老母親留在長安無暇照顧,確實心有不甘!如果酒醉後有怨言,我也不能保證沒有說過!”
一次,劉文靜與兄弟劉文起飲宴,酒醉後拔出佩刀,劈砍廳柱,口出怨言“有朝一日,一定要殺了裴寂佬兒!”恰巧家中幾次出現妖怪,劉文起便召來巫師,在夜間披發銜刀,作法驅除妖孽。這時,劉文靜有個失寵的小妾心懷忿恨,為了報複,把此事告訴其兄,上告劉文靜謀反。李淵便將劉文靜交付屬吏,並派遣裴寂與蕭瑀審訊。
自太原起兵以來,劉文靜過關斬將,身先士卒,屢建大功。又兩次出使突厥,在關鍵時刻阻止了突厥與薛舉的連兵進犯,消除了來自北方的威脅,其功勞遠遠超過了裴寂。但是地位卻遠不如裴寂,因此感到心中不平。每次朝中議論大事,凡是裴寂讚成的,劉文靜一定反對,從此二人之間產生了隔閡。
“此事非同小可,你先回去,我這就書信秦王殿下,讓他速速回京。”
“劉公在被帶走前悄悄告訴我,讓我來找秦王妃。”
“謀反?”無垢一驚,劉文靜會謀反?大唐初建,尚立足未穩,這可是他用全部心血,押上身家性命換取的新王朝,他有什麼理由在這個時候謀反?簡直是聳人聽聞的天大笑話。
“今兒一早,說是……謀反!”
“什麼時候的事兒?因何被抓?”
清秋把他扶起來,那男子擦了擦眼淚,“我是……我是劉公府上的管事,我們家劉公……被抓了……”
他的舉動令無垢愕然,“快,起來說話。”
那男子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拜見秦王妃!”
清秋問道“是你要見我們王妃嗎?”
無垢帶著滿心詫異來到正廳,果見一個四十歲上下的男子在焦急地踱著步子。
“在正廳。”
“人現在何處?”
“民部尚書劉公府上的管家。”
“是何人?”
這時,清秋急匆匆走進來,“王妃,管家說外麵有人要見您。”
無垢合上手中的《孫子兵法》,望向鏡中的自己,粲然一笑“嗯,不錯!”
陰離放下手中的木梳,“王妃,您覺得這個反綰髻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