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說罷,帶領騎兵衝入敵陣。[燃文書庫][][774][buy][]一時間喊殺之聲山呼海嘯,直衝雲霄。
李世民對部屬們說道“半年之前,薑寶誼、李仲文所部,曾在此中了宋金剛的埋伏,慘遭失敗,劉武周、宋金剛由此而輕視我大唐將士。今日在此一戰,定要報仇雪恥,揚我軍威。”
將士們見主帥如此身先士卒,還敢說什麼疲勞饑餓?於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一直追至雀鼠穀,終於追上了敵軍主力。
說罷,策馬前進,繼續追擊。
劉弘基說出了眾將士的心聲。可是李世民哪裡聽得?他堅決地回道“宋金剛計窮而逃,眾心離沮,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我等閉壘半年,等待的就是這一天,必須乘勢取之。若在此淹留,使敵人有了喘息之機,從容集結備戰,再往攻殺,就難上加難了。我做為三軍主帥,當竭忠為國,豈能隻顧自身?”
孤軍深入,用兵之大忌啊!劉弘基緊緊抓住李世民的馬韁,說“秦王破賊,一路追到這裡,戰績也差不多了。還要一直追趕下去,難道就不想想自己的身體嗎?即使不顧自己,也要照顧一下士兵們,大家又累又餓,疲憊不堪了啊!請秦王駐軍於此地,等軍糧和大軍主力跟上來,再繼續追擊,也不晚啊!”
此時,軍隊已經疲憊,可李世民卻仍然精力十足,跨上特勒驃,準備繼續追擊。
抄了敵人後路的是劉弘基率領的兩千騎兵。他奉命從交口趕來截斷敵人歸路,沒想到敵人逃得那麼快,也沒想到李世民來得這麼快。兩軍會合,一片歡騰。
這時,他們背後的山峰上出現了一支唐軍騎兵,舉著戰刀,撲向山腳,於是所有的敵軍炸營似地飛逃。
李世民身邊隻有幾百名騎兵,排成凹形陣勢,卻立定不動。對方本來等待著唐軍首先進攻,卻見唐軍越聚越多,隻好主動發起衝擊。他們雜亂的刀槍和雜亂的腳步尚未近前,李世民便指揮騎兵射來一陣又一陣的箭雨,乘敵軍停住陣腳躲箭之際,李世民已率騎兵衝入敵陣,幾個來回,便將敵陣衝亂。但敵軍仗著人多勢眾,拚命紮住陣腳,緩緩向山邊退卻,準備在那裡重新整好陣形。
到了高壁嶺,敵人集中了步騎四五千人,作勢要進行反擊。
大軍乘勝追擊。一天一夜且追且戰,竟追出了二百多裡,與敵軍交戰數十回合。
李世民揮旗“繼續追擊!”
李世勣縱馬挺槍,率領麾下輕騎,風馳電掣突入敵陣。尋相硬著頭皮前來迎戰,卻哪裡是李世勣的對手。交鋒剛合,便已手忙腳亂,頭昏眼花。一不小心,馬臀上被戳了一槍,再顧不得部屬們,單人匹馬斜刺裡向西北逃去。其部下士卒,見主將已逃,紛紛將刀槍扔在地上,跪地投降。
唐軍旗幟飄揚,馬隊奔跑如飛,大軍追至呂州,便追上了宋金剛的殿後之軍尋相所部。
隨後,李世民下令軍中“所有精銳騎兵,隨我追擊!”
李世民派出十名騎兵拿著他的手令,火速從隰州北上交口,通知劉弘基率軍馳往介休一帶,阻住敵人的歸路。又令屈突通、殷開山率七萬步兵必須在一個時辰內出動。
半個時辰後,近萬名騎兵已在軍營外整好了隊形。在他們的前麵,站著殷開山、屈突通、李世勣、秦瓊、程咬金、翟長孫、秦武通等一批將官。
他立即召集諸將,高興地說道“諸位久欲決戰。如今反擊的時機已經成熟,可全力追擊,一鼓殲之。不過,宋金剛曆來善於用兵,諸位要多加小心,謹防中其埋伏。”
等的就是這一天!李世民大喜,“宋賊糧草已儘!”
這時,探子來報“稟元帥,宋金剛已於昨夜撤營北退!”
李世民笑了。這馬的確非同尋常!它本是突厥盟軍中一位特勤進獻大唐的禮物,毛色黃裡透白,所以李世民給它起名叫“特勤驃”。彆看它身材有些矮,但四肢極為健壯,蹄掌的搭勁很強,速度飛快,就是脾氣很大,動不動就撒驕、發怒。
“當然,秦王的馬,聲音肯定比彆人的馬要大!”
一旁的軍士們好奇地議論開了“這馬叫得好大聲!像頭小老虎!”
次日一早,柏壁軍營。李世民在刷著他的坐騎——特勒驃,突然,特勒驃將頭高高地昂起,奮力地嘶鳴起來,聲音悠長而又嘹亮。其它的馬也跟著嘶叫。
幾個月前席卷山西的宋金剛現在變得極為被動,他無法打開戰局,而軍隊的糧食又即將吃完,軍心開始浮動。四月十三日深夜,宋金剛率軍從晉州、澮州一線秘密撤退。
在晉州到晉陽的中間地帶,唐軍還一直據守著浩州,像一根骨頭卡住了宋金剛的咽喉。為了拔掉這根骨頭,宋金剛多次派兵攻打浩州,都被李仲文憑借高高的城牆和險要地勢把他們驅退。
到四月上旬,李世民已和宋金剛相持了五個多月,從大雪紛飛到春暖花開,從穿著厚重的棉衣到單袍飄灑。在這五個多月裡,宋金剛的刀鋒早已磨鈍生鏽。英勇無比的尉遲敬德和尋相兩次大敗在李世民的突然襲擊下,以至於他們一談起秦王李世民,總是疲軟乏力,唉聲歎氣。
宋金剛在二月接連攻下長子和壺關後,其攻勢就成了強弩之末,在隨後圍攻潞州時,多次被唐軍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