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李世民回到住處,見無垢不在,便問門口的侍衛“王妃呢?”
“回殿下,王妃在後苑。”
此時正是五月下旬,蜂繞蝶舞的盛夏時節。後苑裡,碧林修竹,百花爭豔,五彩紛呈;雕梁畫棟、亭台樓榭都掩映在綠蔭叢中;人工湖裡假山突兀,怪石崢嶸,碧波蕩漾,漣漪陣陣;從湖中蜿蜒伸展出的石渠裡,小橋流水,遊魚嬉逐。
無垢一身煙沙色襦裙,正於涼亭內看書。一隻蝴蝶落在了書上,又飛走了,她放下手中的書,目光追隨蝴蝶而去……陣陣花香撲鼻而來,花叢間蟲鳴蛩唱,猶如彈琴鼓瑟,她隨口吟出兩句詩,“畢竟洛陽五月天,風光不與四時同。”
“好詩!”李世民在身後拍手叫好。
“二哥,幾時回來的?”無垢驚喜,走向李世民。
“剛回來。”李世民看著她,一絲難以言說的喜悅刻入眉心。
無垢舉眸望他,臉上笑意融融,“有什麼高興的事嗎?”
“我的喜怒哀樂是不是時常寫在臉上?”李世民握起她的手往回走去。
“二哥是個坦蕩的人,從不刻意掩飾,這正是人難能可貴的品質。”
“聽你一席話,如沐春風裡……”
夫妻二人回到臥內,李世民扶無垢坐下,自己又陷入了沉思。
“二哥,見到那位王道士了嗎?”
李世民望著愛妻關切的目光,“見到了。他說我將來是太平天子,天下將因我為天子而太平。你怎麼看?”
無垢心中驟然一緊,“二哥,你跟我說實話,從大唐建立之初到現在,你有沒有想過要做太子?”
李世民略作沉思,道“我為國為民,若當太子之位,自覺也問心無愧。但是,畢竟大哥是長子……”
無垢最了解李世民,他那麼爭強好勝,不甘居於人下,如今有此心,將來怕是很難再為人臣了。“二哥,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會與你共同進退、榮辱與共。”
李世民含情脈脈地望著她,“感謝上天,讓我今生娶到你。”
“二哥……”
李世民打斷她,“這是我的肺腑之言,每當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總能用最平實的言語指引我、安慰我。謝謝你!”
這次微服私訪對李世民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它把李世民原本深藏於內心的那種輕微而隱秘的權利欲望,撩撥成了一種巨大而堅定的政治野心,並促使他一步一步地付諸行動。
第二日午後,李世民坐在內室中閉目養神,無垢走到他麵前,輕聲喚道“二哥,房先生和無忌來了。”
李世民微微睜開眼睛,“讓他們進來。”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進入,施禮道“秦王。”
“免禮,坐。”
待侍衛奉上茶水,李世民指著茶說道“這是洛陽的牡丹花茶,香甜可口,王妃親自熏的,你們嘗嘗。”
長孫無忌看著杯中的茶水,花瓣在水裡慢慢開放,好看極了。
房玄齡端起茶杯品嘗了一口,“嗯,確實不錯,香甜無比。”
“玄齡……”李世民問房玄齡“前朝收的王羲之的字,你有沒有見到?”
房玄齡搖搖頭,“沒有。是不是被隋煬帝帶到江都去了?”
“再找找,重金購買。還要留心一下《蘭亭集序》的下落。”
長孫無忌說道“我聽說,《蘭亭集序》原帖在陳朝天嘉年間傳到了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手上,後來他出家後帶到雲門寺保存,智永圓寂前傳給了弟子辯才,原帖,現在應該就在辯才的手上。”
“辯才在什麼地方?”
“我聽說在越州。”
“好,你記在心上,無論如何,一定要買到這個原帖,花再大的價錢也要買到。”
房玄齡嗬嗬一笑,“殿下喜愛王羲之的書法,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
無垢搖搖頭,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唐統一天下是遲早的事情,但是疆土統一,人心未必歸順。東晉以來,江淮以南自視為漢的傳統,我們起自關隴,被他們視為馬上民族。南朝人最重視王羲之,如果他們知道我們也重視王羲之,就不會視我們為馬上之人了。我們統一了天下,人心就容易統一了。”
房玄齡恍然大悟,“這一層意思我倒沒想到。”
李世民嘴角微翹,勾起俊美的弧度,“還是愛妃最懂我。”
長孫無忌笑道“殿下,我看我們也不必急於回長安,在洛陽多做收服人心的事,河南人心如果歸順秦王,有利於將來。”
房玄齡說道“說得對!不過說起來,這河北的人心最難歸順。”
李世民斂卻了笑意,“所以,我主張不殺竇建德。回到長安後,如果朝廷任用竇建德,河北的人心就會歸順大唐。”
房玄齡對李世民豎起大拇指,“那麼河北人心也會歸順秦王,這樣,殿下真正有了中原的人心。”
三個人會心地笑了,李世民就這樣走上了奪嫡的道路。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