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突厥南侵_出眾風流長孫皇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背景色:字体:[]

第106章 突厥南侵(1 / 1)

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聽到劉黑闥逃亡突厥的消息後,山東地區的部眾頓時鬥誌全喪,紛紛歸降唐朝。隻有高開道和徐圓朗這兩把不安分的野火在熊熊燃燒。

正當李世民準備南下進攻徐圓朗時,李淵卻突然召他入朝。李世民便將河北的軍事指揮權暫時交給李元吉,自己返回長安聽命。四月九日,李世民回到長安,李淵親自到長樂宮來迎接,滿臉笑容地為李世民接風洗塵,以示尊寵。劉黑闥終於敗了,所以李淵迫不及待地要將李世民這張王牌收回去。

可當李世民向他麵陳徐圓朗依舊猖獗的反叛形勢時,李淵的笑容立刻凝結在了臉上。他不得不再次把李世民派往黎陽征討徐圓朗。幾天後李淵又追下了一道詔書,命李神通一同進攻徐圓朗,事實上就是希望他能取代李世民,接管征討事宜。

對於父皇李淵的猜忌之心,李世民比誰都清楚。七月初,當李世民接連攻克河南的十餘座城池、平定了徐圓朗的部分勢力後,便主動班師回朝了,把徹底肅清徐圓朗的任務交給了李神通和李世勣。不久,徐圓朗在連戰皆敗後棄城夜逃,為地方鄉勇所殺,他的地盤全部被唐軍平定。

差不多在李世民班師的同時,劉黑闥又借助突厥兵力卷土重來,南下進圍定州,其舊部董康買和曹湛立刻在鮮虞起兵響應。七月十五日,李淵任命年僅十九歲的淮陽王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負責征討劉黑闥。李淵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儘量培養宗室的後起之秀,給他們在戰場上曆練的機會,同時對功高蓋世的李世民形成一定的製衡。

八月初,正當複仇之神劉黑闥借助突厥人的力量再度南下時,東突厥的頡利可汗也親率數十萬鐵騎大舉入侵唐朝邊境。頡利可汗名叫阿史那咄苾,是啟民可汗的第三子、始畢可汗和處羅可汗的弟弟,他在唐武德三年(620年)即位時,正值東突厥達到全盛之際,擁有雄兵百萬,所以極為驕狂,一直有侵淩中原之心。而武德初年的李淵出於天下未定、內戰頻仍的原因,隻好對其采取綏靖策略,始終以防禦為主,不願與突厥全麵開戰。

自從李淵入據長安開創大唐後,東突厥與李唐王朝之間的戰爭總是時斷時續,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從未完全停止。突厥人雖然在李淵起兵初期曾對他援助,但到了李淵登基稱帝、勢力逐漸壯大之後,突厥人就轉而支持其他的割據勢力,一意對李唐王朝進行製衡。幾年來,東突厥曾經不遺餘力地支持過薛舉、李軌、劉武周、梁師都、竇建德、王世充等等,目的就是讓他們與李淵相互製約,以便坐收漁翁之利。

隻不過讓突厥人沒有想到的是,李唐崛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短短幾年間便有一統天下之勢,而那些原本與其勢均力敵的割據群雄則一一敗亡、灰飛煙滅。到了武德五年,突厥人手中的籌碼隻剩下梁師都、劉黑闥、高開道以及劉武周的部將苑君璋。就這幾隻阿貓阿狗,顯然已經不能對李淵構成威脅。這種一邊倒的局麵是突厥人最不願看見的。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原王朝的興起,對突厥人而言隻會有百害而無一利。

所以,此次頡利可汗親率大軍南下,就是想挫一挫李唐的銳氣,讓李唐感受一下突厥人在軍事上的強大威脅,對突厥心存忌憚;當然,就像突厥軍隊每一次南下所做的那樣,劫掠金銀財帛也是他們此次南侵的題中之義。

這一年八月十日,頡利可汗從雁門入侵,隨即兵分兩路,他自己親率十五萬,攻擊李唐的發祥地並州,另一路攻擊原州。

突厥人大兵壓境、來勢洶洶,李淵不敢掉以輕心。八月十一日,李淵命唐軍兵分四路,由太子李建成率一路出豳州,迎戰突厥的西路軍;由秦王李世民率一路出泰州,迎戰突厥主力東路軍;另派雲州總管李子和奔赴雲中,從側翼攻擊頡利大軍;最後由左武衛將軍段德操奔赴夏州切斷突厥西路軍的後路。

雖然進行了周密部署,但李淵還是不希望與突厥全麵開戰。他隨即召開廷議,向百官詢問戰和之策。曾多次出使東突厥的太常卿鄭元璹說“開戰則加深與突厥的積怨,以臣之見,還是和解比較有利。”中書令封德彝則認為“突厥人自恃兵強馬壯,曆來有輕視中國之心,若不戰而和,則是向敵人示弱,突厥日後必定卷土重來。臣認為應當奮勇還擊,先打幾場勝仗再來講和,如此方可彰顯我大唐恩威!”

李淵最終采納了封德彝的意見。

八月二十日,突厥東路的主力大軍進抵汾水東岸,唐並州大總管、襄邑王李神符率部迎戰,擊破突厥軍隊,首戰告捷。稍後,汾州刺史蕭顗也率汾州守軍迎戰,大破突厥的先頭部隊,斬首五千餘級。

二十九日,突厥的西路軍攻陷了大震關。頡利可汗親率的東路軍雖然略遭挫折,但是兵力仍然十分強大,遂一路向縱深挺進。河東的唐軍偵察兵很快向朝廷發回了戰報,說突厥大軍已經深入介休與晉州一帶,數百裡之內,漫山遍野都是突厥騎兵。

眼看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就在這個時候,李淵派出的和談使者鄭元璹來到了頡利可汗的大營。

鄭元璹進入可汗大帳時,馬上擺出一副強硬姿態,質問頡利為何背棄盟約悍然入寇。頡利一時語塞,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對於這個外交斡旋高手鄭元璹,頡利可汗是相當了解的。此前鄭元璹曾四度出使突厥,每一次都是在他們突厥人的刀尖上遊走,可到最後總能化險為夷。他上次出使突厥是在武德三年,其時李唐剛剛消滅劉武周,梁師都頓感唇亡齒寒,連忙遊說當時的處羅可汗發兵進攻李唐。處羅可汗隨即與梁師都製訂了一個大舉入侵中原的計劃,但是未及實施,處羅可汗便暴病而亡。正當此時,鄭元璹代表李唐來與突厥和談,遂被強行扣押。直到後來形勢緩和,兩國互相交換被扣使節,鄭元璹才得以安然回國。但是在鄭元璹被扣期間,頡利可汗記得很清楚,這個硬骨頭從來沒有表現出半點恐懼,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就像住在自個兒家裡一樣。對於這樣的膽識,頡利可汗確實是有幾分佩服的。

而今這個“老朋友”又來了,頡利頓時有些頭大,倉猝之間實在想不出什麼冠冕堂皇的入侵理由。

就在頡利可汗尷尬之時,鄭元璹的臉色忽然緩和下來,換了一種商量的口吻說“唐與突厥,風俗不同,突厥即使得到唐的土地,也不能長久居住。而今突厥擄掠所得,都落入將士之手,您身為可汗,可曾撈到什麼好處?我看不如撤軍,與唐室重新修好,如此一來,可汗你也不必有跋涉之勞,而唐室的金帛又能入可汗您個人的府庫,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又何必幡然背棄友邦之間的兄弟之情,而給子孫後代結下無窮仇怨呢?”

聽完這一席話,頡利可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因為他聽見了“金帛”二字。

說老實話,頡利可汗此次南侵固然是想挫一挫李唐的銳氣,可主要目的還是想撈一些真金白銀,至於李唐的土地,突厥人實在沒多大興趣,就像鄭元璹說的,搶過來也沒什麼用,而且勞師費財、得不償失。況且此次親征,頡利可汗也領教了唐軍的戰鬥力,真正開打,突厥人未必能占便宜。更何況,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這一次又雙雙上陣,其麾下都是李唐最精銳的部隊,特彆是李世民,能夠在短短幾年裡掃滅群雄,其軍事才能絕對不可小覷,如果與他交手,頡利可汗並沒有多少勝算。現在李唐既然主動提出饋贈金帛,頡利正好就坡下驢,當即與鄭元璹達成修好協議,隨後帶著李唐賄賂的一大堆金帛撤兵北還。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