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正當李世民準備全力以赴治理天下時,北方邊境再度燃起了烽火。
東突厥的頡利可汗得知李唐王朝發生政變,頓時大喜過望,立刻與突利一起出動十幾萬騎兵南下,從涇州方向入寇,迅速逼近武功。李唐朝野震驚,京師宣布戒嚴。
二十四日,突厥的前鋒部隊開始進攻長安以北的高陵。李世民立即命尉遲敬德開赴前線禦敵。
二十六日,尉遲敬德在涇陽與突厥會戰,大破突厥前鋒,擒獲其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斬殺一千餘人。
然而,尉遲敬德的勝利並未擋住突厥人南侵的腳步。
二十八日,頡利可汗親率大軍突然進抵渭水便橋北岸,兵臨長安城下。
突如其來的戰爭陰雲瞬間籠罩著剛剛經曆巨變的李唐王朝……
一道難題擺在了登基還不到二十天的李世民麵前。是戰,還是和?
作為曾經的最高軍事統帥,李世民恨不得馬上與突厥人開戰;可作為一個剛剛即位的天子,李世民知道自己決不能草率行事。
因為政局未穩,一旦與突厥人全麵開戰,不但會對百姓造成負擔,不利於新政權的建設,而且萬一反對派趁機起事,到時候內憂外患一齊襲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李世民隻能暫時隱忍,與突厥人議和。隻有這樣,才能為李唐王朝換取一個和平發展、積蓄力量的機會。
頡利大軍進抵渭水後,立即派遣心腹執失思力進入長安,以觀虛實。
“這次真正是趁難而入了。”李世民自言自語,他已經在大殿裡踱了幾十個來回。
“陛下,突厥使者求見。”內侍小心翼翼地報告。
李世民愣了片刻,大聲道“帶來!”
“末將執失思力拜見大唐天子!”執失思力對李世民行禮,毫無謙恭之態。
李世民那雙鷹一樣的眸子盯著他,徑直逼問“你們可汗派你來打探虛實?”
執失思力未想到李世民如此直截了當,但他馬上用一種趾高氣揚、勝券在握的口吻說“我們二可汗帶兵百萬,已在渭水便橋之北等待陛下。”言下之意是讓李世民放棄抵抗,服從突厥人的意誌。氣焰何等囂張!
臨戰對峙,向來是李世民的長項。突厥小將,嚇唬誰?雖然李世民已經做好了與突厥人談判的準備,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向敵人示弱。相反,心裡越是傾向於和談,表麵上就越是要擺出強硬姿態,拉出一副與對方決一死戰的架勢,才能贏得更多的談判籌碼。
所以,李世民決定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執失思力一個下馬威。隻見他臉色一沉,冷冷地說“我與你們的可汗曾經當麵締結盟約,前後饋贈給你們的金帛不計其數。可你們可汗卻背棄盟約,引兵深入,竟然還毫不慚愧!你雖是戎狄,亦有人心,怎能恩德全忘,大言不慚地自誇強盛?我今天就先砍下你的人頭!”字字落地有聲!當下罵得痛快,氣勢逼人。
執失思力大驚失色,慌忙請求恕罪。左、右仆射蕭瑀、封德彝擔心與突厥人鬨僵,局麵不好收拾,連忙替他求情,勸李世民按照禮節送他回去。李世民勃然作色“我今天送他回去,蠻虜一定認為我怕他們,就會更加放肆!”
“綁起來!”李世民一聲令下,囚執失思力於門下省。
隨後,李世民設下了一個疑兵計,然後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出玄武門,策馬來到渭水南岸,與頡利隔河喊話,責備他違背盟約。就在頡利滿腹狐疑之際,李世民等人的身後突然旌旗招展、鎧甲耀目,漫山遍野幾乎全是唐軍。
頡利發現執失思力沒有回來,原本就已經感到不妙了,現在看見李世民又有恃無恐地挺身而出,背後的唐軍更是軍容浩大,臉上不禁露出懼色。
李世民命軍隊稍稍退後嚴陣以待,然後獨自一人留下來與頡利談判。蕭瑀覺得皇帝太過輕敵,立刻攔住馬頭勸阻。李世民說“我已計劃妥當,你有所不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逼京畿,是以為我們國內有變,而朕新登帝位,勢必不能抵抗。我如果示弱,閉門拒守,蠻虜必定縱兵大掠,局勢就難以控製。所以朕單騎獨出,以示輕蔑之意;又炫耀軍威,顯示決戰之心,這一切肯定都出乎蠻虜的意料之外,讓他們難以應對。蠻虜孤軍深入,必有懼心,在此情況下,無論是戰是和,我們都有把握。製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等儘管旁觀!”
其後,事態的發展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頡利主動請和。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出長安西郊,與頡利盟於便橋之上,並饋以金帛。頡利可汗得到賄賂,如願以償地引兵北還。一場迫在眉睫的大戰就這樣被李世民化於無形。
盟約既定,李世民一身輕鬆,當日返回宮中。
聽到李世民歸來的通報,無垢急忙迎出麗正殿,她看到李世民神情輕鬆,懸著的心頓時放下大半。“陛下,戰事如何?”
李世民給了她一個擁抱,“進殿,聽我慢慢講與你聽。”說著,擁她進寢殿。
李世民將事情擇要講述一遍。
“如此甚好。臣妾揪著心,怕開起戰來。”
“朕是常勝將軍,開戰又有何懼?”
“此話差了,常勝將軍是過去的秦王,陛下現在是一國之君。”
“是啊。”李世民站起身來,看著外麵暮色漸沉的天空,微微蹙眉“君臨天下,千頭萬緒,何謂輕重緩急?朕即位日淺、國家未安、民眾猶貧之時,豈是戰爭之機?戰事一開,勞民傷財,若有遷延,又不知餘患至於幾時。”
“作為天子,心中總須有天下百姓、黎民蒼生。陛下以國家、蒼生為念,避開戰事,正是國家及萬民之福啊。”
李世民突然換了決然強硬的口氣“可是突厥終是心病。待朕倉廩充實之時,朕……定將他們一舉殲滅!”
無垢點頭,目光一如既往堅信不移“我相信!”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