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封禪的爭議_出眾風流長孫皇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6章 封禪的爭議(1 / 1)

出眾風流長孫皇後!

蕭翼智取墨寶回到京城長安,恰趕上年關,李世民欣喜若狂,大擺宴席招待蕭翼及群臣。宴席上,李世民當眾宣布房玄齡薦人有功賞錦彩千尺。蕭翼加官五品,晉升為員外郎,並賞住房及金銀寶器。辯才犯欺君之罪,本應加刑,因年邁獲免,李世民還賜給他穀物三千石。

窗外月光如水,麗正殿內,無垢拿著墨寶,聽說了蕭翼盜寶的經過後,說道“陛下,這種手段是不是不大光彩?”

李世民一身紫色長袍,氣定神閒地回道“朕得之,讓虞世南、歐陽詢等書法名家臨摹真跡,分發給群臣子弟研習。有我這樣的知音,王羲之在天之靈定會備感欣慰!”

“撲哧!”

“你笑什麼?”

“我笑陛下越來越會為自己說辭。”

李世民摸了摸鼻翼,給她一個“你了解我”的眼神。

貞觀六年(632年)正月,李世民從東宮搬到大興宮起居,無垢則搬進了立政殿居住。

早在貞觀五年,趙郡王李孝恭、利州都督武士彠都曾向李世民上表,認為天下統一,四夷臣服,請求朝廷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封禪曆來是國家最盛大的祭奠儀式,每當一代帝王完成了重大曆史事件之後,就會在名山舉行封禪儀式,向上天報告人間的成功。過去,堯、舜、禹等三皇五帝都在泰山舉行這樣的儀式,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也曾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儀式。

李世民看了上表之後,親手寫了一封詔令,說“自從登上皇位之後,朕每日窮心思治,未敢康寧,兢兢夕惕,時而廢寢忘食。雖然位處尊高,但如履薄冰,如馭腐朽,這些都不足以俱言。隻是有賴天地相助,萬民同心,才出現海外無戰塵、遠夷臣服的局麵。然而,過去戰亂時間長了,殘破的山河還未複原,大片的田地還荒置著,倉庫都還是空虛的。雖然說百姓已可家給人足,但作為君主,讓人感到羞愧的事情還很多。在此情形下,怎敢急著與前代帝王的盛烈相提並論,而落個‘虛美’的名聲?”

這件事,就此擱淺了。

然而,這道手詔並沒有平息封禪的議論。現在,大臣們紛紛上書,再次請求皇帝在泰山封禪。他們認為太平盛世已經形成,如果不向上天稟報人間取得的成就,就有對上天輕慢的嫌疑。

李世民對文武百官說道“卿等都以封禪為帝王的盛事,但是朕的意見不同。若天下乂安,家給人足,即便不封禪,又有什麼關係呢?過去秦始皇自以為德洽天下,到泰山上封禪了,但他奢侈自矜;而漢文帝不封禪,而躬行儉約,刑措不用。後代難道就以為漢文帝不及秦始皇賢明嗎?再說,《禮記》都說‘至禮不壇’。侍奉上天,掃地而祭,何必一定要登泰山之巔?封數尺之土,然後就可以向上天展示我朝的誠敬了嗎?朕的意思是不必這麼勞神了,要祭天,我們可以就在長安設天壇嘛。”

可是,這並不能說服群臣,他們認為皇帝的回答隻是想暫時擱置封禪的動議,並沒有否定封禪的請求。他們的請求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愈加強烈,每日前來請求封禪的人絡繹不絕,這次不同的是,外邦的使節也紛紛上書,請求天可汗封禪。這多少動搖了李世民的決心,於是,他召集房玄淩、李靖、魏征、王珪等人征詢意見。

“封禪是帝王之盛世,近來奏請封禪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卿等以為如何?”

房玄齡說“封禪請求表達了朝野內外的心願,也是民心所向,對此,隻可以因勢利導,不可以催折。臣等知道,陛下並不想行封禪之事,這也表明陛下不是圖封禪的虛名,但如今天下太平,四夷安服,也的確到了一個封禪的時候,臣以為應當順應民意,順應天意。”

李靖、王珪都認為應該滿足群臣的要求,隻有魏征一人不同意封禪。

李世民見魏征如此堅定,就問“朕欲封禪,卿極力反對,是不是覺得朕的功不夠高?”

魏征回答說“夠高了。”

“是不是朕的德不夠厚?”

“夠厚了。”

“那麼是不是國家沒有安定?”

“已經安定了。”

“是不是四夷未服?”

“服了。”

“是不是年穀未豐?”

“已經豐收了。”

“那麼是不是符瑞未至?”

“符瑞也已至。”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可以封禪?”

魏征道“陛下雖然有上述六點理由,然而承接隋亡大亂之後,戶口沒有恢複,國家府庫糧倉還很空虛,而車駕東巡,千乘萬騎,其勞頓耗費,必然難以承擔。而且陛下封禪泰山,則各國君主鹹集,遠方夷族首領跟從,如今從伊水、洛水東到大海、泰山,人煙稀少,滿目草木叢生,這是引戎狄進入大唐腹地,並展示我方的虛弱。況且賞賜供給無數,也不能滿足這些遠方人的欲望;幾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補償老百姓的勞苦。像這樣崇尚虛名而實際對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麼能采用呢?”

李世民思慮了片刻,覺得魏征說的有道理,於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此時,正趕上黃河南北地區數州縣發大水,封禪之事就沒人再提。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