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李慢侯連忙登城,站上望樓,揚州城的情形一覽無餘。
此時城內依然混亂,殺人和被殺的已經沒有了,但多處地方起火,有人在撲救,不知道是百姓自發的,還是官府組織的,如果是後者,說明官府已經開始恢複職能。
順著林永的指點,李慢侯發現了在東邊的城門處,有一些動靜,一些看著有組織的人馬登上了城樓,還有一些人留在城門內外,他們都是騎著馬的。
林永表示,這些人剛才也出現在子城周圍,徘徊了許久才走。
這估計就是金軍的探馬了,沒想到膽子這麼大,竟然直接進城了。在子城徘徊,估計他們也弄不清楚這座城池跟南方的城池,那個是揚州吧?最後弄清楚了,就直奔揚州去了。
想到這裡,李慢侯不由哀歎,衰落到了這種程度,區區探馬,就已經敢公然攻占城池,還是揚州這樣的大城。
“姚統製,你有什麼主意?”
姚端也跟著上了望樓,也看到了這些情況。
沉思了一下到“這必定是金賊探馬,看人數,不過區區五百。且是輕騎,給我一千精騎,看我如何破賊。”
姚端氣魄不小。
李慢侯卻有其他的心思,他倒是沒看出來對方兵力多少,影影乎乎的,沒法數,姚端估計是猜的,他應該有經驗,不管是五百還是一千,李慢侯覺得自己都能對付。目前有些擔心那些金兵會闖公主府。
他們應該已經摸清了揚州的情況,既然徘徊了一陣子,肯定看到城裡的煙火,看到了剛才的混亂,不想卷入混亂,等到現在進城。
“提轄。那群賊分明是奪了城門,等後隊啊。此時不把他們打出去,揚州就完蛋了!”
李慢侯恍然大悟,關心則亂,他眼睛更多的是盯著公主府,卻忽視了這群金兵控製城門後就一直沒有行動的跡象意味著什麼。
“誰去出戰?”
“我去!”
“讓某來!”
林永和姚端爭執著。兩人的臉色互相有些瞧不起,林永是西軍軍官,西軍從來這樣,姚端自認是猛將,看不起比他低級的軍頭。
“林永你去。叫上牛仲,三千騎兵都帶走,我要你繞道城東。堵住這群金兵,一個都不能放跑了!”
林永得令立刻去了。
姚端冷哼一聲,扭過頭去。
李慢侯跟他不熟,不知道他的水平如何,不可能放心將部隊交給他,這是打仗,不是三國演義,隨便就借兵給人。
但姚端的經驗很重要,剛才聊了聊,很多都是李慢侯未曾聽說過的,有空了,值得繼續請教。
“姚統製。你與我一同出戰,領步兵入西城,沿街索戰,絞殺這群金兵!”
林永是去堵後路的,真正要抓賊,還得靠步兵。
姚端這下高興了,明白他才是主角。
正說著,城下鼓噪一片,又是那群文官,竟然也爬上了城頭,大多數人麵帶驚恐之色。
這次是黃潛善帶頭,跟李慢侯對話,要求儘快派兵護送他們出城,金兵都打進城東了,在不走可就真的來不及了。
李慢侯指著城東對黃潛善道“黃大人你看。金兵都是騎兵,現在出城,一個都跑不了的。帶我等擊退了金軍,諸位大人從容啟程不遲。大人意下如何?”
看到金兵黃潛善沒有主意,歎了口氣“全聽李統製綢繆!”
李慢侯立刻下樓。留下一千人守城,剩下一千人全都帶了出去。
公主府哪裡還有一千兵力,足以兌付五百金兵了,如果在城市裡,四比一的兵力優勢還打不退他們,那就真的是沒法守了,因為大街上,再多的部隊都展不開。
唐子城和宋大城之間,相距兩公裡左右,兩座城池都有護城河,護城河之間又挖開了一道運河,運河兩岸都有寬大的便道,不管是行船還是跑馬都很便捷。
李慢侯的步兵大多數也學會了騎馬,騎的不好,行軍卻沒問題,現在他們是正經的騎馬步兵,而不是牽馬步兵了。因此這段路程很快就走完了,迅速開進了東門,城裡又開始混亂了,這是第二波,點燃的火種是那股金軍。早上的混亂,是康王棄城的消息引起的恐慌,這次真看到了敵人,不可能不混亂。
奇怪的是,經過早上的混亂,此時反倒平靜一些。東南西北四城的百姓都往城外逃竄,但也有人緊閉門戶做起了鴕鳥,街上還看到一些拿著香花的人成群結隊往城門趕去,看到李慢侯的軍隊才停下了腳步。
李慢侯看見隊伍中還有一些他認識的人。
“曹掌櫃,兵荒馬亂的這是去哪裡?”
李慢侯看著跟他做過幾次買賣的絲綢商曹雪岩問道。
對方神情尷尬,前言不搭後語,什麼也沒說出來,就開始叫其他人都散了。
李慢侯沒空耽擱,騎在馬上很快就遠離了那些人。
跟他並馬而行的姚端冷哼一聲“李統製該殺了那些人。”
李慢侯驚疑“好端端的為何要殺人?”
姚端哼道“這些人準備去歸降!”
一群群人都端著香花,挺有儀式感的。姚端大概見過相似的場麵,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李慢侯歎道“罷了。一群商賈,隻想活命而已。”
前隊突然停下了,李慢侯挺直身子,看到十幾排士兵正在各自的隊長指揮下下馬布陣,而在他們的前麵,出現了幾個異族人的身影。
他們騎著馬,立在大街上,相隔三百步。衣服十分駁雜,一點都不像軍人,三個人穿著羊皮襖,一個人穿著麻織衣服,裡麵鼓鼓囊囊,應該是裝著羊毛之類的禦寒物,唯一相同的是,四個人都帶著白氈帽。
他們大概是上街偵查情況的,雙方在大街上遭遇,都有些不適應。
金軍反應更快,刹那間張弓搭箭,射了一箭之後,迅速調轉馬頭,呼嘯著走了,用聽不懂的異族語言呼喊著,很快就看到從垂直的十字路兩側各鑽出了個騎兵,一起往東門跑去。
他們騎馬的姿勢,有一種特彆的美感,行雲流水,仿佛長在馬背上一樣,一邊騎馬,一邊頻頻回頭觀察。
女真人的馬術這麼好?
這是李慢侯第一次跟金軍打照麵,有跟他想象中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軍隊繼續前行,不過這次士兵們不騎馬了,而是牽著馬。宋代揚州城並不大,東西相距不過四裡左右,南北五裡左右,街道橫平豎直。此時他們已經到了城中心十字位置,北邊就是公主府的院牆,南邊是一排排房屋。
軍隊緩慢前行,沒過交叉路口都安排一個隊留下防守,從東門到西門控製每一條街口。又前行了半裡地,距離西門已經不足一裡,可以看見金兵的布置,所有人都棄馬步行,馬匹交給後隊的馬夫隊接手。
陣型一直未亂,但人的心越揪越緊,一股壓抑的氣氛在隊伍中彌漫開來。
李慢侯位於陣中,他前麵有整整三個都的士兵。但在大街上展不開,一個都一百人,第一排執刀盾,一共八人,第二排槍兵,配合刀兵,在左右刺出,一共十六人,其餘七十多人都是弩兵。一個都的士兵,就將街麵占據,弩兵甚至擺出了五排,因為神臂弓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間。
“這樣展不開,窩了兵力!”
姚端提出意見。
李慢侯又不傻,他怎麼會看不到。前幾個月,剿匪都剿出精了,小規模戰鬥,李慢侯現在十分精通。大型野戰、會戰他是沒見過,可打這種小仗,他十分擅長。
又往前前行了三百多步,遇到下一個街口,李慢侯開始讓軍隊朝兩個街道散開。他們將沿著街道迂回包抄過去,最後三麵夾攻占據城門的金兵。
距離城門還有五百步左右的位置,突然對方射箭了。這種最早的箭是用來標定位置的,警告對方該停步了。
金軍射出五百步的距離,李慢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他們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一個貌似軍官的金軍趴在箭樓的望口往下看,還有人開始喊話。
“爾等宋兵,快快投降。若有抵抗,大兵一到,全城俱屠!”
口音很不純,有點河北口音,跟揚州城裡那些河北士兵很像,但又有些不同,而且很彆扭,咬字不太真。
“誰嗓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