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康王監國_宋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恥 > 第四十八節 康王監國

第四十八節 康王監國(1 / 2)

宋恥!

回到揚州,繼續練兵。

晏孝廣跟他女兒都不往來了,晏貞姑以回家省親的名義,去看他爹的情緒,結果連麵都沒見著,回來的時候,帶了一大批地契、房契,甚至還有一家叫做明月的酒樓。這是嫁妝?還是債務?

那個從北方逃回來的統製姚端跟晏孝廣走到了一起,他在李慢侯這裡始終得不到重用,於是跟晏孝廣走進,加上他確實有帶兵的能力,晏孝廣委托他幫忙帶兵。

現在的揚州,就形成這兩股對立的政治力量。晏孝廣為首的一批揚州官吏,掌握著揚州的民政,姚端負責訓練、帶領揚州鄉兵。李慢侯則牢牢掌控著子城,雙方有股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不過頭頂上有一個公主府鎮著,晏孝廣想撕破臉也撕不了。

局勢還在敗壞著,金兵南下之後,周邊地區更加混亂。土匪更加猖獗,以前他們也就在鄉村打家劫舍,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攻城略地,金兵橫行無忌,過後不留,這些土匪就跟上去吃金兵的殘羹剩飯。

十二月中旬,金兵打爆了韓世忠部,韓世忠不但打敗了,而且逃走了,不但逃走了,而且逃的很沒尊嚴。他負責鎮守重鎮淮陽,在金兵的進攻下,卻像個草寇一樣逃跑了,金軍緊追不舍,他倉惶而逃,似乎有點康王附體的味道,先從淮陽逃到宿遷,又從宿遷往東逃到沐陽,在沐陽又被擊潰,接著放棄了軍隊,帶著少數心腹倉惶逃到海上,他的後隊統製官李彥先收攏潰兵,往北退到海州,反倒比韓世忠這個主將更加沉著。

李慢侯收到韓世忠的消息後,一開始簡直不敢相信,但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韓世忠也是典型的西軍,隻要自己的心腹人馬還在,扔掉一部分雜牌軍根本不在乎。

韓世忠在淮陽被擊潰之後,局勢就出現了崩壞狀態。大多數地方官開始展現出良禽擇木而棲的秉性來,金軍南下楚州,知州朱琳降。金兵過高郵軍,守臣趙士瑗棄城走。這個趙士瑗頗不是東西,他的官兒是搶來的,這幾年官場動蕩,人員任免頻繁,朝廷任命蘇轍之子蘇遲來做高郵軍知軍州事,趙士瑗說他是轉運司舉留的,竟然派人阻攔,不允許蘇遲入境,朝廷竟然無可奈何,隻能默認了這件事,將蘇遲打發到江西做官去了,對趙士瑗的懲罰不過是降低品秩二等,繼續讓他當高郵知州。

趙士瑗有這麼大膽子,隻因他在高郵早就根深蒂固,依仗高郵位於運河沿線,聚斂、搜刮,勾結朋黨,朝廷威望下降,讓他有恃無恐。但金兵一來,他就跑了。他一跑,其他官員也好不到哪裡去,判官齊誌行出城投降、迎接金軍,金軍入城,大肆劫掠一番而去。韓世忠潰逃之後,手下一個小校李在,聚攏了一批人,探知金軍退走,跑來殺了投降的高郵官員,扣了他們幫金軍搜刮好還沒運走的幾船財物,控製了高郵,搞起了割據。被張浚詔安的水匪薛慶,則在高郵西部的湖泊中建立水寨,人馬越聚越多,也多次攔截金軍押運船隻。

地方官不敢抗金就算了,連土匪、亂軍他們也不敢抗。泰州知州曾班,金軍不久前小股部隊抵達,立刻投降,金軍飽掠一番後離開。潰兵宋進糾集了一幫人打來,他也逃。

年前,揚州以北各州縣,就剩下揚州還沒有被金軍劫掠。

李慢侯知道,這一天越來越近,金軍不可能放過揚州這個富庶州縣。

南邊傳來的消息,也不讓人省心,趙構在鎮江幾乎沒有停留,立刻就直奔杭州去了。

帶著一群高官、太監,以及軍紀敗壞的殘兵敗將,一路騷擾地方,如蝗蟲過境,再次給瀕臨崩潰的江南帶來了一波叛亂。

經過江南輾轉還傳過來一些消息,金兵果然已經包圍南京宋城,而且在盜寇肆虐的淮西一帶攻城拔寨,最西打到了潁昌府,守臣孫默被殺。

除此之外,很難有準確的消息傳來,留言倒是很多,有的說皇帝已經被抓到北方去了,有的說皇帝已經被殺死了,還有的說皇帝在重臣的保護下已經逃到陝西去了。李慢侯不太相信這些流言,他此時隻能相信官方傳遞過來的情報。

而官方的情報,實在是太少了。

李慢侯努力從無數紛亂的情報中,尋找到那些可以確定的信息。

揚州肯定會被攻擊的,這甚至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技術問題。毫無疑問,揚州最富,金軍最想打,毫無疑問,金軍肯定相信他們能打下來,那為什麼不來打?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李慢侯猜測,隻是現在金軍還無法抽出足夠的精力,他們還有更有價值的目標,那就是皇帝所在的南京應天府(歸德),這個邏輯很好的安慰了執拗的留在揚州的公主趙嬛嬛,同時也更堅定了她的執拗。

李慢侯還積極的跟各路抗金力量溝通,不是他有什麼大計劃,他隻是在努力自救。他跟北方的李在、薛慶溝通,跟東部泰州的宋進溝通,不求能跟這三地守望相助,事實上根本做不到,在金軍擁有絕對機動優勢的情況下,任何有對彆人救援的善意,都會變成危險,隻要出城就有可能被殲滅。金軍都不需要多少精銳部隊,他隻需要一些遊騎,一旦發現宋軍,追上去,纏住,基本上這隻軍隊就完蛋了。

所以李慢侯跟各路勢力隻是相互約定,各守信地不要互相攻擊,跨境劫掠這種事情,隻能增加無謂的內耗。周邊這些勢力派人來看過揚州俘虜的幾百金兵之後,也明白揚州不好惹,都接受這種條件。泰州的宋進是潰兵,趁亂占了泰州,說不好聽是占山為王的草寇,說好聽最多也隻是一個軍閥。北邊高郵城的李在情況類似,都是韓世忠的小卒,趁亂而起。守在高郵湖水寨的薛慶甚至是純粹意義上的土匪,原本是漁民,手下多是這樣的人物。

李慢侯在自救,其他人也都在自救。人類在絕境下強大的能動性,讓揚州已經開始出現商業貿易,非正常形態下的極端貿易,非必需品很難出手,必需品又十分昂貴,信用完全破產,能被接受的隻有實物或者硬通貨,銅錢或者金銀,糧食或者絹帛。

但糧食的價格,卻出乎意料的低廉,或者說銅錢價格太高,市麵上的糧食,不到千錢一石。之所以這樣,主要是朝廷在真州設了東南茶鹽公事司,增發了大量鈔引,徹底破壞了這種票據的信用,李綱發行了大量當三大錢,一個銅錢頂三個,舊銅錢更加堅挺,金銀更不用說,此時但凡想逃亡的富人,金銀是最便於攜帶的,比銅錢更堅挺。

糧食價格低廉的令人發指,要知道就在一個月前,揚州的糧價還高達十貫錢,貶低了十倍對於糧食這種剛需物資來說,簡直不可想象。卻又合情合理,因為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了汴京。李慢侯當時就在開封,當金軍圍城的時候,糧食翻了十倍都不止,為了一鬥糧食,窮人賣兒賣女,富人賣屋賣房的都有。可金兵剛剛撤走,糧價迅速跌到了正常水平。官員葉夢得筆記中尋思過原因“淮南、京畿去年種粟麥甚廣,冬春之間,金人驅虜強壯過河,夏田成熟,收多食少,穀價甚平,小麥一鬥一百三十文省,大麥一鬥八十文省,粟一鬥七十文省。”

葉夢得認為是因為金軍將青壯都給抓走了,種植的農作物太多,夏天老百姓收獲之後,收的多,吃的少,所以“穀價甚平”,現在的揚州有點類似的原因。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糧食帶不走,金兵劫掠都不搶糧食,隻圖金銀和絹帛,加上揚州之前囤積的大量官私糧食,導致糧食多的吃不完。

這讓許多糧食血虧,蘇州商人曹雪岩多次試圖將糧食賣給李慢侯,都因為價格沒有談攏而作罷。

但這兩天,李慢侯鬆口了,曹雪岩十分積極,立刻在明月樓宴請李大統製的錢糧官侯東參軍。

“侯大人,您抬抬手,在加一些罷!”

跟侯東做生意,能占便宜才怪。

曹雪岩深知這一點,可是能多一點,他死也死的好看一些。

“你就知足吧。曹兄,你知道我家大人囤了多少糧食嗎?夠全城人吃半年都富餘。要不是大人開口,你那些糧食我一粒都不敢收啊。”

侯東頗有耐心的講價。


最新小说: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 命師從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 雁回時雪滿階 江山美人誌 花開:與君長相守 甄嬛傳之美人卷珠簾 穿書六零:軍婚後的平淡日子 海賊:堂吉訶德的尖塔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