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恥!
兩千個契丹人,每天都被關在軍營這個狹小的空間中。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他們的軍官大聲問他們,“你們忘了亡國的恥辱嗎”,“你們忘記了國人被殺戮嗎”,“你們忘記了皇帝被抓走嗎”,最後問他們,“你們忘了自己是契丹人嗎”。所有人都要用力的高喊,“我沒有忘記亡國的恥辱”,“我沒有忘記族人被殺戮”,“我沒有忘記皇帝被抓走”,最後回答,“我沒有忘記我是一個契丹人!”
日複一日,他們經曆這樣的拷問,任何一個人,稍有猶豫,遭遇都是其他人的大聲痛斥和責罵,甚至是毆打。
這樣的日子,他們過了將近一百天,從七月開始,一直到九月。
接著他們開始訓練,耶律破金帶領的士兵,沒揮下一刀,都大喊一聲“破金”,蕭滅女真的士兵,每刺出一槍都高喊一聲“滅女真”,如此也反複了將近一百天時間。
每天訓練完之後,耶律破金和蕭滅女真會對他們每一個士兵大喊“大遼未亡”,士兵大聲回答“大遼不亡”,最後他們一起高喊“複國”,這樣的呼喊可以持續半個時辰之久,直到被值夜的宋軍製止。
這樣的對人性的高強度捶打,李慢侯甚至不舍得用到自己士兵身上,覺得這是一種慘無人道的靈魂虐待,但把方法教給了這兩個契丹軍官之後,他們卻毫無顧忌的用到了他們同胞的身上,至於效果嗎,還看不到。
但很快李慢侯就看到了,這就是一群狂戰士。
他們接受過步騎船的配合,可將他們放到城外之後,李慢侯派出了一千精銳步兵,由水軍將領王統領親自掌船,調動了一百艘船分左右兩翼,配合他們布置出了一個卻月陣,讓他們列陣逼向女真人正在修建的土城。
可是這群狂戰士,很快就拋棄了步兵和船隊,直接衝進了在工地外列陣的女真騎兵。
他們用契丹話大喊著“破金”“滅女真”這樣的口號,直接跟女真人廝殺到了一起。戰況本來對他們是不利的,因為女真人嚴陣以待,排列的是密集的牆陣,而契丹人的隊形本來就偏向草原民族,比較散漫,他們衝過來,女真人對衝,直接就把他們衝散了。可當兩隻騎兵都失去速度之後,每一個契丹人都沒有任何組織的盲目殺向最近的女真人,甚至飛身撲到他們身上,將女真人撲下馬,在地上毫無技巧的撕扯。
女真人完全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他們派來掩護築城的兵力,高達三千騎兵,可沒想到卻被突然衝過來的兩千契丹騎兵給纏住了。接下來上千宋人重步兵趕到戰場,開始了對失去速度和機動能力,連陣型都組織不起來的女真騎兵的單方麵屠殺。步兵們結陣衝殺,對騎兵是一場噩夢。
完全沒想到的一場大勝就這樣出現了。
城牆上觀戰的士兵發出了震天的歡呼。
不但有鄉兵們的歡呼,還有上萬燕雲漢軍的歡呼。這些燕雲漢軍也是投誠的,李慢侯甚至都沒打散他們的編製,繼續讓帶領他們投降的張滅宋統領他們。他們看到他們原來的國人契丹人,將女真人正麵擊敗,他們發自內心的趕到高興。
城牆上還站著兩萬李慢侯新招募不久的鄉兵,都是已經在揚州落戶,搶收過兩茬莊稼的揚州舊人和新人,他們都有家有室,在之前搶收莊稼的時候,有組織的收割,有組織的疏散,之後李慢侯告訴他們,因為金兵不走,他們以後再也不能去種地,不能回村裡居住,隻能在城裡坐吃山空,隻有打跑了金兵,他們才能回到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好日子。歡迎他們當兵,大家一起打金兵。
口號有多少作用不知道,總之在承諾每個月三貫錢的軍餉後,很容易就招到了兩萬符合要求的士兵,一個個身體素質普遍健壯,年齡十八到二十四歲之間,剛剛訓練了三個月。
這些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誌並不出色,但他們的妻兒老小就在身後,他們沒有逃跑的動機。雖然精神意誌比不上那些從小經曆艱苦生活,磨煉出來的山民的精神意誌堅韌,但他們揚州同心同德,他們是子弟兵。
李慢侯專門訓練他們守城的技巧,也不指望他們可以一往無前的衝鋒陷陣,但隻要他們能守在城牆上不後退,揚州城就不會被攻破。現在讓他們親眼見見金兵並非不可戰勝,可沒想到他們第一眼看到的金兵,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
三千金兵逃走的不足兩千,而契丹人損失更加慘重,兩千契丹騎兵,就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再一次印證了,女真人能夠在十年內同時滅掉遼國和宋國,是有真本事,硬功夫的,不是靠著一口氣短期內就能抹平的力量差距。
但這些契丹人此時全然不顧惜犧牲,他們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在沒機會參加戰鬥的水兵登岸後,一起衝進了女真人的工地,趕走了一支看守工人的輕騎,將一批青壯俘虜到了船上。
這批俘虜主要是女真人抓來的青壯,其中還有一些來自山東的工匠,人數三千人。他們帶來了一個消息,北邊的高郵幾天前就被女真人攻陷了,鎮撫使薛慶生死不明。他們還說,撻懶組建了龐大的水軍,已經在高郵群湖中跟張榮開戰了。
唯一慶幸的是,楚州還在堅守,像一顆釘子一樣,繼續將女真人拖在楚州,讓他們不敢全力南下。
城外攻城的部隊,跟李慢侯憑經驗判斷的一致,主力是三萬騎兵,其中兩萬女真,一萬契丹。契丹統帥是耶律馬五,女真統帥則是移剌古和烏林答泰欲兩個猛安,以及上千河北和山東工匠。他們還交代,此次出兵,還有大量燕雲簽軍和山東簽軍,不過山東簽軍現在都在楚州作戰,主要是防守水寨圍困楚州,以及水軍趁著水淺追剿水匪。至於燕雲簽軍,大多數都被兀術帶去江南,至今沒有回來。
恐怕是回不來了,不是在李慢侯軍中,就是被金軍屠殺,或者被嶽飛擒獲送去杭州獻俘了,趙構也沒殺這些燕雲漢人,而是安頓起來,不敢像李慢侯這樣給他們武器,隻是當做一種旗幟優待起來,以示懷柔遠人,起到一些政治象征。
三萬騎兵,這應該是東路金軍的主力了,而東路金軍的主帥撻懶,據交代,目前仍然坐鎮宿遷指揮作戰。中路軍的統帥兀術,完全沒有消息,李慢侯猜測,大敗後的兀術,應該是從黃州北上了,此時可能已經回到遼東修整,江南一場大敗,可能會讓兀術以後翻不了身,畢竟金軍中的派係鬥爭可是很慘烈的,一點都不比宋朝的朝堂上輕鬆。
李慢侯不知道的是,就在激戰正在進行的時候,那個他心心念念的兀術,已經繞道到了撻懶大營,並且跟撻懶對戰局達成了高度一致。
“不打下揚州。我絕不回軍!”
兀術態度十分堅決。
撻懶麵帶憂色“不打下揚州,可以回軍,但再也回不來了。”
兀術哼道“這話什麼意思?”
撻懶歎道“如果你是帶著滿船的財物回來的,那麼無論你贏了還是輸了,明年依然有的是勇士願意跟你下江南。可你不但丟棄了財物,連人馬都丟了一半,明年還有誰願意跟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