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節 金融(1)_宋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宋恥 > 第一百五十五節 金融(1)

第一百五十五節 金融(1)(1 / 2)

宋恥!

糧票和鹽票在李慢侯看來,算不上真正的貨幣,可確確實實演變成了貨幣。

主要還是朝廷的金融管理太爛,利用權術,而不是規則管理金融,目的是掠奪,而不是服務。

於是有糧食擔保的糧票何食鹽擔保的鹽票,就比朝廷濫發的錢引堅挺的多。但硬度足夠,可穩定性卻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鹽票和糧票的價格,總是周期性的漲跌。漲跌的幅度,正是跟隨市場上糧價和鹽價而動。

每年新糧下來,糧票價格就會下降,因為官府兌現的糧食總是倉儲糧,那是陳糧,於是一斤糧票在市場上就不足以買到一斤新糧。等到青黃不接的時候,糧票的價格就慢慢長到了票麵價格,因為那時候市場上的糧食跟官府倉儲兌現的糧食已經差不多。

這種波動每年都在新糧上市和青黃時節交替,不過波動總體來說是很小的,跟銅錢的比價很能說明問題,往往都在百分之十以內波動,因為官府設有常平倉平抑物價,糧票的波動就會在糧價的波動範圍內浮動。

按說鹽票不存在這種問題,因為食鹽比糧食更耐儲存,存個年的食鹽,既不會腐壞也不會減重,可鹽票依然有漲跌。最大的原因就是食鹽的生產是季節性的,尤其是勞動力緊缺的兩淮鹽場大規模采用曬鹽之後,季節性更強了,雨季的產鹽量跟旱季差距巨大,因此雨季食鹽緊缺,鹽票漲價,旱季食鹽充足,鹽票貶值,每年在雨季和旱季之間浮動。

有浮動就有生意,大量交引鋪子做這種兌換生意,利用差額和浮動賺一點錢。每年新糧上市前,他們拋售糧票換取鹽票,每年雨季結束前,他們拋售鹽票換取糧票。

普通老百姓倒是不太在意,他們能承受這種比較小的波動,而且他們手裡那點票子,來回兌換還值不回付出的工夫。所以能做這種生意的,往往都是大商人,而且是大糧商和大鹽商做的最多。

但是一直沒有一個公共通道讓他們進行這種交易,而公所是一個最佳交易平台,因為信用足夠。所以李慢侯打算在公所裡開設票據交易市場,給那些大糧商、大鹽商、交引商一個公開叫價的市場,而不是讓他們在交引鋪裡私人之間買賣。

李慢侯為什麼如此執著於跟朝廷搶貨幣發行權,公私兼顧,公的方麵,是他認為一個更穩定的貨幣體係從長遠是最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私的方麵,發行貨幣讓他從中收取了越來越豐厚的鑄幣稅。

紙筆會磨損,會丟失,甚至會不小心被燒掉。每年自然耗損的數量,就是一筆增印的餘利。另外貨幣有使用功能,持有者並不會全部換成糧食,擔保的是官倉裡的糧食,可對價的確實流通中的商品,商品流通數量越龐大,需要的貨幣數量就越龐大,每年南宋經濟都在發展,商品生產都在增加,每年印刷的糧票、鹽票數量就能同時增加,這是一筆巨大的紅利。現在每年可以為李慢侯帶去至少兩百萬收益,這還是在他小心翼翼的基礎上,如果按照朝廷印錢引那種竭澤而漁的做法,每年印一千萬貫輕而易舉。

不過趙鼎想動鹽票和糧票的行為,給李慢侯敲響了警鐘,知道自己這樣取利,已經讓朝廷開始抵觸,到了他們承受的邊緣。今年軍事行動戰績彪炳,可消耗實在太大,根本無法支撐長期這樣開戰。而戰爭結束還遙遙無期,張浚在川陝的行動並不順利,潼關作為天險,保護了無數強大的王朝,在精兵強將的鎮守下,不是那麼容易攻克的。嶽飛足夠強,但金兵也不弱,甚至還要強於嶽家軍,金軍鎮守潼關,嶽飛一時根本無法撼動,可六萬嶽家軍馬步,一年消耗的糧草、軍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四川已經榨不出油水,大量四川人跑去林永哪裡當佃農就是因為四川的稅賦實在是重到老百姓快活不下去的程度,繼續強索實物,可能會造成叛亂。

趙立坐鎮陳留,韓世忠屯兵開封,王德、麗瓊在洛陽,都在準備北伐,趙鼎要為這些軍隊找到源源不斷的補給,他變不出錢來,又不敢繼續增稅,他就是靠彈劾呂頤浩的月樁錢鬥倒呂頤浩的,他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

得給趙鼎找一條財路,否則趙鼎遲早還要打江北金融的主意,而江北金融係統,比朝廷的更穩定,更高效。李慢侯還打算滲透江南,怎麼能容許趙鼎破壞江北。

既得給趙鼎錢,還不能讓趙鼎傷著自己,隻能讓趙鼎鑽國債這個套了。

紹興四年,九月。

就在秋糧解庫,可依然無法滿足趙鼎預設的北伐預算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晏孝廣這個戶部尚書帶他去了杭州公所。

“借錢?”

“對啊。隻能借錢了!”

“能借多少?”

“多少都行!”

“可有一千萬緡,我是說製錢,不是錢引。”

“區區一千萬貫,何足掛齒。”

“公所這麼有錢?”

不由趙鼎不驚訝,輕輕鬆鬆拿出一千萬貫銅錢,朝廷都拿不出來。

晏孝廣搖頭道“不是公所的錢,是老百姓的錢。”

趙鼎皺眉“朝廷找老百姓借錢,是否有些擾民?”

他並非完全不了解公所,他手下的不少官員就派人在公所裡充牙人,每年彙款、放貸,有不錯的收益,關鍵是不需要投入資金,而是抵押了田宅。放貸是有風險的,但彙款的風險極小,當然收益也少。

晏孝廣道“隻要按期付息,老百姓賺點小利,談不上擾民。”

趙鼎又道“是否有失朝廷體麵?”

他擔心這會讓言官彈劾。朝廷找老百姓借錢,又不是一次兩次,宋徽宗剛上台的時候,還被富商堵過門呢。確實很丟人。

晏孝廣道“隻要能還上錢,就失不了體麵。再說了,朝廷可以選跟誰借啊,不向銅臭的商人借,還可以像知書達理的名門借,向王孫之家借。向佛爺借都行。”

趙鼎眉頭皺的更緊。公所一個平台和場所,借款都是跟一個個認證的牙人來談,其中確實有一些是權貴之家充的牙人。比如張俊家,公主家,還有大量富得流油的寺廟,都有門人在這裡打理,朝廷借了這些人的錢,想不還也不容易。他們有的人是真敢堵皇帝家的門的。比如那些肥頭大耳的和尚,跑去皇宮門前打坐念經,他這個宰相也就當到頭了。可恨這些人聚斂了那麼多,他這個宰相卻要被戶部尚書拉到這裡來借錢。

“朝廷要是不還呢?”

趙鼎冷笑道。

晏孝廣歎道“那也不是不行。不過以後可就借不到應急的錢了。而且傳出去,不太好聽,有強取民財之嫌!”

宋朝官員多少知道信用不能破產的道理,宋徽宗那麼胡作非為,被人堵了門,覺得丟了臉,也不敢說不還,而是讓蔡京想辦法。蔡京用了陰招,也不敢直接不還。

趙鼎歎道“要是還不起呢?”


最新小说: 劍帝爐 快穿:白眼狼,你們過來下 我,食神判官!專打黑心店! 沒關係,快帶我走 遇鶯小記 經營古鎮,召喚古人來打工 人在五零,拒當炮灰 校花懷孕,我開掛養四胞胎 執迷為夢以你為榮 反派夫婦作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