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成王是他親手殺的,肯定以為他是個極為孝順的人。
城中百姓瞧著他這樣,紛紛感慨不忍。
顧流辰就這麼一步一跪到了登聞鼓前,他撩起衣擺跪在地上重重地磕頭,隨後站起來。
這一路來,顧流辰的額頭早已經紅腫不堪。
他臉色蒼白,雙眼泛紅,像是哭了許久一般。
整個身形搖搖欲墜,一副傷心至極快要暈厥的模樣。
一路跟來的百姓見狀都覺得顧流辰是個至孝的好人,唯獨跟著他的人知道,今日他為了營造這樣的假象,不惜用辣椒抹在眼睛上。
導致這般紅腫不堪眼淚不止。
他看著四周的百姓,虛虛行了一禮“我是成王的小兒子,今日我的父親死得不明不白,那賊人還將他的頭顱掛在城牆上羞辱他。”
顧流辰說到這裡,恰到好處地哽咽了一下,像是有些說不下去的樣子。
他偏頭抬袖擦了擦眼淚,深吸一口氣將心情平穩住才再次開口“父親一生要強,我作為他的孩子,隻想為他討一個公道。”
他這般,讓不少心軟的婦人都跟著抹眼淚。
他轉身取下鼓槌,用力敲擊鼓麵。
一下接著一下。
這事早就傳來了,對方是成王的公子,死者是成王,一般的官員都不敢沾手,最後這事便遞到了周景宣麵前。
周景宣自然也聽說了,又聽聞顧流辰去敲登聞鼓,他皺了皺眉。
按理說成王才死,這顧流辰怎麼就從封地過來了。
而且他對這顧流辰的印象不多,隻記得他總是弓著腰像奴仆那般站在顧昭陽身後。
很少見他說話,今日他的行為屬實有些不對。
但也不是說不過去,他的父親死了,他無法為他報仇,隻能用這種辦法。
可是這些事不是應該顧昭陽做嗎?
說起來,顧流辰還算周景宣的堂弟呢。
可是為何他沒有繼承周姓。
這是有緣由的,當年周遙成奪位失敗,便被趕去了封地,先帝本就對周遙成有些忌憚,他殺不了周遙成,卻在當時頒布了一道聖旨,他留周遙成一命,但是周遙成日後的子嗣不得姓周,日後周遙成死後,他的子嗣便不再是封地的管束者。
當時的周遙成沒有辦法隻能妥協,所以後來他生的兒子都是跟著王妃姓的,統一姓顧。
以後他們便不屬於皇族。
周景宣擺了擺手“去將顧流辰請過來吧。”
周流辰被請到了周景宣麵前,他蒼白著臉立馬就跪在周景宣麵前,他什麼都沒有說,隻是一個勁地磕頭,很快他額頭便鮮血淋漓。
周景宣上前將顧流辰扶起來“堂弟不必如此。”
顧流辰眼中浮現惶恐“我、我這般身份不配王爺您稱我為堂弟。”
顧流辰惶恐膽小,畏畏縮縮的倒是極為附和他在外的樣子。
周景宣連忙道“堂弟不必這般,成王叔是先皇的兄弟。”
“雖說當年鬨得不愉快,可總歸是血濃於水。”
周景宣此時毫無架子,像極了一個寬厚的兄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