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便是每一年,他都會按時送過來。
大皇子本就不是什麼草包,周昭合送來的銀錢珠寶,他很快便用來擴張勢力。
一年兩年三年。
他暗地裡養了不少兵馬,而二皇子他們卻什麼都不知道。
可謂是大皇子本應該夭折在爭權的路上,是周昭合扶持著他一路上位。
大皇子的家底擺在那裡,就是一條死路。
任誰也不會想到他會得到周昭合的幫助。
其實大皇子自己後來想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老武戎王去世,爭權之戰徹底拉開帷幕。
二皇子得意洋洋,他覺得那個位子非他莫屬,當他帶著人馬準備殺了大皇子的時候。
卻被大皇子養的人反殺,甚至二皇子的母雞家也沒能幸免。
直到這時候他們才知道大皇子深藏不露。
他成功成了武戎王。
這些細致的事情在大皇子上位後隻有極少人知道。
此時也被周景宣全部挖出來了。
周景宣看著上麵的記錄臉上浮現一抹陰沉。
江北望族和寧州的下城斂財的收入,基本都從梁州轉到了武戎國。
想到江北水患,謝家的人因為過度開采礦石,導致決堤,無數百姓被大水衝走丟了性命。
無數人流離失所,到處乞討。
這都是有周昭合做下的孽在裡麵。
江北望族囂張跋扈草菅人命,甚至連京都官員的性命都不放在眼中。
這也是周昭合導致的。
周昭合身上的罪孽細數下來每一條都足夠讓他償命。
比起周昭合,甚至作為細作的林溫婉更好些。
林溫婉會為了自己的國家豁出命來,林溫婉會為了讓武戎國的百姓過得好一些不惜來大周當細作。
比起周昭合林溫婉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周昭合呢?
他又做下了什麼?
說句難聽的話,若不是立場不同,周景宣甚至覺得周昭合配不上林溫婉。
周景宣閉了閉眼睛,隨後再慢慢睜開,他眼中滿眼的殺意。
要說之前,周景宣還會想著留他一條性命。
可是如今,周景宣隻有滿腔的殺意。
他厲聲道“抓緊尋找周昭合。”
“找到後,若是他反抗……那便殺了!”
這樣的人,活著也沒什麼用。
還不如下地下去跟周家的列祖列宗賠罪。
他不是對林溫婉情根深種嗎?那便去地底下跟林溫婉互訴衷腸吧,免得再禍害大周的子民。
在周景宣心中有個絕對不能觸碰的底線。
便是大周的百姓。
若是他從小便在皇宮安穩地長大,他可能也會像其他的皇子權貴那般覺得百姓不過是一群螻蟻,且數量眾多。
死了便死了,反正死了一個還有無數個。
根本不會影響到什麼。
可是他去軍營後,便不這麼想了。
百姓是國之根本。
他們這些貴族的吃穿用度,不都是百姓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