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還在討論軍務,楊淑妃和陸秀夫的電報先後飛來。
國主楊淑妃詢問大軍何時能收複臨安,漢王何時回昆明?陸秀夫希望漢王回一趟昆明,認為太後想去臨安啦。
他把電報遞給張公說道:“北伐大軍節節勝利,收複臨安是遲早的事兒,國主有意回臨安,可以理解。”
張玨看過電報說恐怕不止是回去看看,朝中不少臣工都是兩浙、臨安人,他們是想要還都臨安。
這不是朝令夕改嘛。
眾將明白了。
陸秀夫為何要緊急發來第二封電報,怕是感覺到這股勢力太強大,他阻止不了,向漢王求援來啦。
趙炳炎當然曉得,這是楊淑妃動了心思。
楊淑妃乃是一國之主,國主要還朝臨安誰能阻攔?
何況昆明還有一大群來自臨安的臣工。
他叫回電,忙完這裡的事兒他就回去。
張玨卻還有一個心事未了。
這次荊湖軍東來,本想拿下荊州作為戰略支撐,不料卻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吃癟。
那荊州守將有元庭正兵做後盾,死心塌地投靠韃子,呂師聖派人去遊說勸降竟然被斬首,三個大活人換成三顆血淋淋的腦袋給他送回來。
所以,趙炳炎不輕易派人去和對手談判呢,特彆是北方草原人,彆看他們貌似斬釘截鐵,一口唾沫一顆釘,他們的腦袋受情緒控製,不講規矩。
尤其是喝過烈酒之後,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他們眼裡就是屁話,一個不高興就要拔劍殺人,何況是敵方的勸降使者,這就百搭上自家大膽義勇的良臣了。
他說要拿下荊州,沒得兩萬兵怕是難以清除掉城裡的守軍,元庭退守江北,想那荊州城裡定是住了不少兵。
呂師聖一臉激動的說隻要漢王幫助打開城門,荊湖軍保管殺光城裡的叛軍。
孫虎臣也是一臉的欣喜,這就等於是將荊湖軍送回故土啦。他說水師來回大江上下,常有北蠻偷襲,若能奪取荊州,行船便無憂。
張玨不等他決定便吩咐荊湖軍後衛暫停到潭州來,回師備戰荊州。
仙人板板,這老頭兒把他給綁架了。
這時,潭州知府譚忠求見。
潭州便是後世的長沙市,潭州知府相當於荊湖南路的最高行政長官了。
這廝投降後一直沒有人尿他,聽說大宋朝廷的副國主、樞密院副使都到潭州來了,一定要見上一麵,探探口風看朝廷如何安置他。
當他來到議事廳,看到張玨的上首還坐著一位器宇軒昂的年輕官人吃驚了,還有誰的官職大過張玨呢?
那廝趕緊給二位大人施禮。
張玨笑嗬嗬的給他引薦:漢王來啦。
譚忠心裡咯噔一下,媽呀,漢王當真來了,幸虧他投降的及時。這廝立馬要下跪施禮,被趙炳炎右手虛抬扶起來,笑哈哈的說潭州和平解放,譚公造福潭州人了,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