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傑坐在家裡就鬱悶了。
他原本以為擺爛兩天,楊淑妃會去看他,請他出山,過去每次都是這樣的套路。
哪料這次情況變了,不但楊淑妃沒去,也不見她派出文天祥或者是陸秀夫上門安撫,甚至連一個旅長、小將軍都沒有去他的府上拜訪。
這廝頓感失落,想不到自己一下子變得門庭冷落鞍馬稀。要是在以前,哪天不是絡繹不絕的有人上門求見。
但是,這次不一樣啦。
楊淑妃親自強調步調一致、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要聽中樞指揮調度,大宋要建立一支敢打能戰,忠於朝廷的鐵軍。
各位掌軍將領都不是傻子,誰聽不出來其中的深意。
你張世傑敢耍脾氣,撂挑子,我們可不敢亂來。那些到敘州參加軍務大會的軍將都不敢去觸黴頭。
楊淑妃聽了陳麒麟的稟報後非常滿意,讓易幺妹去請大將軍,明日參加兵部變革議事。
兵部變革,實際上就是更換兵部尚書。前麵的整軍大會上以講清楚,軍隊由國主調動,樞密院和兵部三級管理,已經完成分權。
現在,楊淑妃要罷了張世傑的兵部尚書,單獨提拔一人管理兵部,真正實現軍隊分權。
張世傑看到易幺妹笑盈盈的稟報,心中卻是火冒三丈。
這是在削他的權。
他冷冷的說曉得了,卻不回應去還是不去。
易幺妹不卑不亢的告辭,回去也不說張世傑的反應,隻是如實稟報大將軍知曉議事。
張世傑的老婆是局外人,更是聰明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端倪。女人勸他不要使性子,所謂兵者乃是國之重器,眼下的朝廷講究民主,並非太後在獨斷專行。
朝廷要如何做,那是幾位國主、副國主商議的,也包括夫君在內。夫君不去,就是自己把自己排除在外啊。
這廝想了半宿終於明白,次日穿好朝服老老實實去開會議事。
楊淑妃見他來了很高興,一臉關切的問他身體好啦?沒好的話繼續休養。
張世傑馬上謝過太後關懷,連呼無恙。
這廝曉得了,國家大事高於一切,自己再有病,那軍隊這一塊都用不著他做事啦。
君臣客套過後繼續議事。
文天祥主持會議,集中討論兵部尚書人員,根據各位將軍的舉薦,太後擬任命劉師勇為大宋兵部尚書。
劉師勇看到張世傑在場,曉得那廝舍不得放下權柄,連呼使不得,他才疏學淺,不能勝任。
張玨馬上叫他不要推辭,大宋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人才,各位都你退我讓的,軍隊還如何管控?
劉師勇無語了。
張世傑見新推的尚書是劉師勇,他的部下嘛,麵色立馬好了許多,淡淡的說劉將軍長期在前線指揮作戰,經驗豐富,足以勝任兵部尚書之職,無需推辭。
楊淑妃歡喜了,笑盈盈的說大善,這便定下,著劉愛卿整頓兵部,大將軍執掌樞密院各行其是,齊心協力強軍,壯我大宋國威。
兩人先後回稟:“喏。”齊齊向她效忠。
隔日,劉師勇便去楊淑妃的鳳禧宮奏報兵部軍器監副使周複的使用。認為周複雖是有錯,但是他勞苦功勞,且未造成實際危害。提請太後任他兵部副使,同為太後掌軍。
楊淑妃逐漸感受到軍權在手了,麵帶笑意的頷首,讓他上書樞密院商議。
這就是做官的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