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從1992開始!
將需要交售的大米運到村頭之後,陸城便在等待名冊的召喚了。
臨近傍晚。
在賈克望卡車進進出出第八趟之後,名單上終於點到陸城。
裝車花了將近半個小時。
每袋米一百來斤,差點沒把陸城累得半死。
“來,點點看數目對不對。”待陸城將糧食裝車完畢,賈克望遞過來幾張鈔票。
陸城擦了擦手上的汗水,將鈔票接了過來。
“賈老板,是不是多給了?”陸城來回數了兩遍,發現這賈克望似乎多給了一些錢。
賈克望此次收糧食的價格為一斤一毛五。
陸城總共扛了1250斤出來。
那麼折算下來就是1875。
但是賈克望卻給了1925,所以陸城才懷疑他是不是多給了。
“陸城,你也挺不容易的。既然你不打算把部分米運去糧站,我老賈也不占你便宜,這點錢雖然沒有糧站給的多,但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了。”賈克望拍了拍陸城的肩膀。
(多年以後有記者采訪國際知名糧商賈克望,問他是如何從一個小縣城開米鋪的一步步做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隻見叼著雪茄的賈克望深沉的吐了一口煙霧,思緒回到了當年“那是因為我當初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賈克望這話讓陸城心中頗有些感動。
沒想到這賈克望居然有如此仗義的一麵。“那就謝過賈老板了。”
賈老板坐上駕駛室“好了,咱們明年見了。”
看著解放牌卡車駛出村外,陸城收回了目光。
…
第二天一大早。
由於昨天裝車時扛上扛下,陸城全身酸痛無比,像是被人毒打了一頓般。
不過即使這樣,陸城還是忍痛起身了。
刷牙洗臉之後,陸城來到大伯家。
陸善早就起來了,正從庫房將米一袋一袋的扛出來。
看到陸城,陸善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麼好。
“早啊大伯,對了,我忘把車推來了。”因為大伯家隻有一輛推車,所以陸城連忙回去將他家的推車推了過來。
待陸城將車推來,將糧食捆綁完畢之後,兩人便朝著博山鄉糧站而去。
這個時候的道路可不像後世那班平穩易行,現在連柏油路都很少,很多路段都是泥濘路段坑坑窪窪,這無疑更讓運送糧食到糧站的人叫苦不迭。
一路上歇歇停停,陸城帶來的兩大瓶水幾乎喝光,總算到達糧站了。
到達糧站之後,看到一條黑壓壓大約有四五百米的人群線,陸城的心裡拔涼拔涼的。
看來真是如他猜測的那般,今年前來糧站繳糧的人因為那場澇災的影響要比往常多上一些。
不過讓他想不太明白的是他們天一亮就出發了,為什麼還是落後這些人這麼多,難道這些人昨天晚上就來排隊了嗎?
陸善看著這情形也是皺了皺眉。
往常似乎也沒這麼多人啊,怎麼今年人一下就多出了這麼多呢?
細想了一番,陸善很快便想通了。
大概率還是那場澇災引起的。
往年大家夥幾乎都豐收,所以一些不願多費力想省麻煩的人會選擇去政府繳納現金。
而今年那場澇災害大家夥兒損失慘重,大家夥兒手頭都不太寬裕,自然是能省則省,所以如今前來糧站的人這麼多也就不奇怪了。
“啊城,把你的水壺給我,你先去排個隊,我進糧站打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