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履靖“寫個信還有格式?我都不知道。”
陳繼儒笑了笑“老夫自打年輕就已焚巾,最恨這種繁文縟節,我不會寫,我不會寫。”
王進賢望向高汝見。
高汝見“千戶所的公文都是請文登縣的文書寫的,連黃千戶都寫不好的。”
還要到文登縣寫這封信!!!本來一個準備充分、滿懷希望的會議,開到這,王進賢已經再而衰、三而竭,像一個憋了氣的皮球,不知道怎麼進行了。
王進賢“盧先生,你把辦糧米期行的一些設想說一下。”
盧國仕開始說自己的一些設想,幾個人又開始了熱烈的討論,很快討論變成了扯閒篇兒,大家都知道王千戶需要時間考慮一下,又有兩個混不吝的雅客,那真是百無禁忌。
王進賢想了一下,終於開始說話了“兩位老先生,這幾日你們在尋山所實在辛苦了,過幾日還要麻煩你們去京城,因為給徐檢討信的事還要耽擱幾日,煩請二位先去登州府休息如何。”
陳繼儒“如此甚好,這幾日這海風吹得我們實在有點受不了。”
王進賢“高百戶,如果我教你如何丈量土地,你可願意把這幅擔子挑起來?”
高汝見“瞧千戶說的,千戶說什麼,我就做什麼。”對於好好種地的事情,他一貫很支持。
王進賢“齊百戶,你那支捕倭軍可散了?”
齊倉“回大人的話,已經散了。”
王進賢“哦。好。大夥聽著,明天雞鳴時分,高百戶、齊百戶、霍百戶在演武場集合。齊百戶帶著你的捕倭軍一起集合。高百戶要準備好紙筆和丈量土地的尺規。盧先生回去準備建立登州糧米期行的草案,請二位老先生和賈賢弟暫且移步登州府,高百戶要備兩個帶路之人。我不日就到登州向二位老先生謝罪。還有什麼事嗎?”
王進賢掃視了一下“散會。中午為二位老先生踐行。”
酒席上,周履靖找到王進賢,問道“你正在做燒酒?”
王進賢“不好意思,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周老先生。”
周履靖“我們是來做客的,來遊山玩水的,你們做什麼事情不用和我講。不過王神仙為何要製造這燒酒?”
王進賢突然意識到不請教周履靖等人是很大的失誤。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文人讀書,絕不僅僅是為了寫幾篇錦繡文章,更重要的是獲得遠超於常人的見識和眼光。對於周履靖和陳繼儒這樣不追求功名的知識分子就更是如此。
王進賢“我初來尋山所,欲做一番事業。可是如果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空談。所以,釀造些燒酒,增加收入罷了。”
周履靖“燒酒——”
看到周履靖猶豫了,王進賢道“我常年遠在深山,對世上的事多有不知,周老先生有話請講,不要有所顧忌,晚生感激不儘。”
周履靖“燒酒太辣,隻有蒙古、建奴那樣不開化的蠻子才喝的。中原人氏,除非浪子,一般是不沾此物的。”
王進賢恍然大悟,原來周履靖是擔心這個。周履靖和陳繼儒都是當世能夠引領潮流的人物,若能獲得他們的認可,說不定燒酒在明末就能大行其道。
王進賢“晚生琢磨著,若是燒酒能釀出悠遠、醇厚、綿長的味道,說不定能獲得天下俊傑的認可呢。若是周老先生——”
周履靖揚著脖,思考了一下,搖搖頭“酒乃怡情之物,燒酒太烈了,有教養的人是不會喜歡的。”
王進賢“周老先生乃當世名儒,對酒也是頗有研究,不知當世何酒為佳。”
周履靖撚著胡須道“什麼名儒,虛名而已。不過這酒,老夫天南地北倒是喝過不少。你若是感興趣,老夫就呱噪幾句。”
王進賢“請周老先生賜教。”
周履靖“在我大明,酒的釀造有南北之分。但是,不管南酒,還是北酒,主要還是黃酒,燒酒和露酒1極少。北酒以傳統的方法釀酒,其中的滄酒、易酒、潞酒2都是名冠天下好酒。特彆是滄酒,取滄州城外麻姑泉水釀造,又稱麻姑泉酒,水清酒冽,實乃酒中之冠。至於南酒,用新法釀酒,以紹興府最為著名。其中的花雕、太雕、女兒紅都很不錯。”
王進賢一邊聽一邊想當今之世,黃酒最為流行。中國人性情溫和,不喜歡烈酒,不知道到了清朝,燒酒怎麼就占了上風,若是能知曉,釀造白酒還有希望,否則白酒項目也基本沒希望了。3
王進賢“請教周老先生,建奴窮凶極惡,我急欲練兵,必須要有足夠的餉銀,乞望周老先生指一條明路。”
周履靖沉思了一下“好主意我也沒有,否則也不會如此浪跡天涯了。”他哈哈大笑“若是非要釀酒,我在山西喝過一種露酒,叫竹葉青,酒質瑩徹透明,顏色呈淡黃兼青綠色;入口香綿、略帶甜味。實乃露酒中的佳品,你若是能做出這麼一種酒,老夫和糜公給你出把子力,或許能給你些幫助。”
王進賢“多謝周老先生。”
周履靖“竹葉青我喝過,主要成分我已經辨出來了。我根據自己的體會又加了幾味藥,我現在就給你寫出來。”
王進賢“實在太感謝了。”
王進賢接過藥方一看,有砂仁、紫檀、當歸、陳皮、公丁香、零香、廣木香等十餘種名貴中藥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
1露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對露酒的定義,露酒是以蒸餾酒、清香型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以藥食兩用的動植物精華,按先進工藝加工而成,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
2根據地名,滄州、潞州、易州產的酒
3真正原因是因為清朝製河需要高粱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