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_登遼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四節(1 / 2)

登遼風雲錄!

明朝沒有電話、沒有電報,所以張儒申到登州的消息王進賢並不能提前知道,張儒申一行甚至比李神仙一行人還先到登州。倒是陶朗先搶先一步,在登州知府和王進賢之前將張儒申接走了,讓人不能不讚歎真是當官的料。

讓王進賢略有吃驚的是,吳榮居然陪著張儒申一起來了。不過,想一想自己這方麵也確實需要找個人陪一陪,畢竟張儒申的背後是內相,也許還有當今的聖上。據吳榮說,萬曆皇上聽說登州糧米期行的事,沒有答應賜字之類的請求,隻對盧受說了一句“有你的人去就行啦。”當然,這都是道聽途說,吳榮本人也不可能親眼得見。事實是,皇上沒有做出明確的支持舉動,最好的理解也就是他默許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盧受對這件事的支持。

登州糧米期行開張那一天熱鬨非凡,登萊道副使陶朗先、登州知府徐應元等官員,以及內相盧受的門商、魯王壽鋐的門商等重要人物,都作為嘉賓出席並剪彩,登州的權貴就更不用說了,自從得知糧米期行受到京城權貴的支持,登州的權貴們自然從應如流。辰時,登州糧米期行正式開張。

熊大經出麵擺了一桌盛大的酒席宴請各位嘉賓。王進賢一麵吃著酒,一麵探聽著糧米期行的消息。糧米期行的糧食交易短不能短於3個月,長不能超過9個月,以100石1為一手。王進賢囑咐盧國仕,開市後立刻掛出今年夏天的大米,2兩2錢一石,能賣多少賣多少。

盧國仕“我們有米嗎?”

王進賢“這叫賣空,難道你忘了?”

盧國仕“到時候沒米怎麼辦?”

王進賢“沒米買嘛。期貨期貨,就是要套期保值。”

盧國仕“要是掛出去價格一路下跌怎麼辦?”

王進賢“讓周道明開個賬戶,由你運作,以我們希望的價格吃進,這樣起碼不賠不賺。”

盧國仕“那傭金呢?”

王進賢“我們自己開的糧米期行,管他傭金呢,還不是自己從一個口袋拿到另一個口袋。”

盧國仕“你怎麼知道這樣能賺?”

王進賢“因為我是神仙!”

萬曆47年的1月,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自從山東大災之後,加上遼東戰事的爆發,山東的米價一路上漲。但是米價春貴秋賤的波動還是有的。1月,登州米價為3兩一石,王進賢記得到了6月米價就會降到16兩一石2。但是,對於當時的人而言,到了萬曆47年的6月,米價是會隨著大趨勢一路上漲呢,還是會波動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大家夥心裡都沒有底。坊間普遍的推測是到了6月的米價肯定會比當前價3兩要低,但是會高過去年秋天的米價。這個推測基本是準確的,但是並不十分精確。因為萬曆46年米價的高漲主要原因在於前一時期的大災,而不是遼東的戰事。遼東戰事對登州米價的影響,隻有海運輸送糧餉一事。而在萬曆46年至萬曆47年7月,糧米輸送遼東的任務並不重。萬曆46年9月,戰事初期,遼東的主客官兵大約隻有7萬餘人,薩爾滸之戰輸送的壓力也不大,登州萬曆46年上報戶部的海運糧米總數隻有13373萬石,從這個數字看,明朝廷投入薩爾滸之戰的兵力似乎可以估的更小一些。開鐵失陷之後,朝廷才開始向遼東輸送大量的糧米,並增開了淮遼和津遼海運航線。因此,隨著萬曆42、43、44年大災的遠去,山東的米價總體應該是降的,而不是受到遼東戰事的影響大幅度攀升。

1一般來說,有1料1石925斤的比例(《中國古代海軍史》149頁),不過並不準確,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估算法,估算結果也不同。

2米價來源於《明代北邊米糧價格的變動》(全漢昇),該糧價為遼東米價,山東的米價應該沒有這麼高,大約是6、7錢一石,而且量還比遼東要足很多,據說每石是遼東的4倍。

王進賢一邊應酬,一邊焦急地等待糧米期行的消息。盧國仕已經掛出去20手了,可是沒有人接盤,大家夥都在觀望。

“讓周道明接兩手。”王進賢吩咐報信的人。

很快報信的人回來彙報了,以周道明的名字開的賬戶,以每石2兩2錢的價格,吃進盧國仕掛出的2手夏6月大米。王進賢很快將這個消息告知熊大經。熊大經興奮地宣布“登州糧米期行第一筆交易已經成功了。”引起現場一陣喧嘩。隻有王進賢等幾個當事人知道,這完全是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正當王進賢暗自焦急之際,張儒申來敬酒了,王進賢急忙起身。

張儒申“王神仙的局麵是越來越大啊。”

王進賢“哪裡哪裡,都是朋友們捧場。這回還要感謝內相支持,張先生不辭辛勞,不遠萬裡來到登州,親自給兄弟捧場。”

張儒申“都是托內相的福。隻是這內相的福不知道還能托幾天?”

王進賢“此話怎講?”要知道盧受其時不但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亦是東廠的廠公,權傾一時,和後來的魏忠賢不遑多讓。

張儒申“一朝天子一朝臣。盧公公雖然深受今上的恩信,但是今上病屙纏身,已經30年沒上朝臨政了。聽說,近來的情況亦是很糟糕。如有一日——那盧公公豈能還坐在現在的位子上。”


最新小说: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 武功儘失,隻能去當魔法師了 方仙外道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雄蟲勇闖首都星日記 三國:白毦陳到 家族修仙:全族跟我下副本 快穿之我的宿主像惡魔 男人野性 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