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父說的興起,壓根沒理會旁邊經過的人裡麵有大喇叭胡大嫂子。
胡大嬸子沒工作,來城裡是給兒子帶孫子來了。
兒子胡光明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專,分配工作在老城區政府,娶了個聯社的媳婦,住的是老丈人家的房子。
主要是兒子工作年份短,分房子還沒輪上,眼瞅著前途光明,所以大舅哥小舅子都沒啥意見。
妹子在家住著也能照顧下老人。
小兩口也挺有子女緣分,人家懷的是蜜月寶寶。
為了這,胡大嬸子特彆高興,不管男女,說明媳婦這塊地好使啊。
至於男女倒無所謂,反正自己老家還有四個兒子,可就娶了這一個城裡媳婦啊。
還沒成想,生的還是個孫子。
產房當天抱出來孩子,胡大嬸子笑吧,嘴角沒全上去,哭吧,眉頭也沒皺起來。
看的兒媳婦回屋跟兒子嘀咕半宿,這婆婆是牙疼?
其實吧,胡大嬸子是想著城裡的媳婦進家能不能給換換風水,下麵有倆兒子結婚早,都已經有了三個臭小子了。
這大兒子也沒躲過生兒子的命。
於是抱著胖小子出門的時候,碰到有生姑娘的都湊上去,還說那捅心窩子的話“我這要是個孫女多好,我就稀罕粉粉嫩嫩的小姑娘。”
計劃生育正當緊的時候,對著人家說這種話。
說一句人家白一眼,說多了之後,人家鬨到了胡光明老丈人家。
打上門的是倆老太太,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唬的老丈母娘還以為老頭有了風流債。
這事兒鬨明白之後,胡大嬸子還得罪了兒媳婦,次刮她“媽你咋不生個姑娘呢。”
胡大嬸子一拍大腿“我也奇怪啊,生到第二個我都想著下麵來個姑娘最好,結果清一水生了五個兒子,咱家早前兒那會兒日子過的家裡都沒有隔夜糧,你是不知道啊,半大小子吃窮老子,要不是分產到戶,光明都沒餘錢上大學。”
得了,人家沒聽懂。
兒媳婦偃旗息鼓。
這胡大嬸子啥都好,雖說是個熱心腸,但嘴上沒有把門的。
有家小媳婦趁著婆婆不在家,往娘家送點東西,她上去搭把手就算了,人家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外傳,第二天就一順嘴說了出去。
因為這種順嘴的事兒,沒少引起人民內部矛盾。
經常有人因為她亂傳話弄點家庭小矛盾啥的。
羅曉倩看著胡大嬸子支著耳朵聽羅父說話,自己樓棟都過了還往這邊歪腳。
隻能笑著提醒“胡嬸子,您家走過了。”
胡大嬸子還嘴硬“我今兒出來溜溜食。”
都要四點了,也不知道溜的哪國的食兒。
羅父扭頭一看是這個大喇叭,也就順勢拐進樓道閉了嘴。
胡大嬸子皺眉“這城裡人咋都這樣,有啥事還得遮著掩著的,這要在俺們村,誰家母雞啥時辰下蛋我都知道。”
嘀咕完,一轉腚就回家了,小孫子快睡醒了,可不能累著兒媳婦。
至於聽到的隻言片語,一會兒做飯的時候好好想想,潤色潤色,發揮好了又是一篇談資。
這聯社大院,因為胡大嫂子的存在,熱鬨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