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之老王家的鹵肉店!
在知道鹵肉店不但發了年貨還發了獎金後,李娟單方麵宣布跟王建國冷戰了三天。
李娟表示最後和好主要是顧全大局,好好過年,跟晚上收到的那個玫紅色的皮衣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李娟在廚房裡忙活著炸東西,跟幫忙燒火的兒媳婦抱怨“感情我跟著忙這麼長時間,就發點死工資,工資我還都貼補家用了。
美其名曰我是老板娘,哪個老板娘還加班加點的啥都乾。
到年底了,獎金福利啥都沒有。
錢是掙不少,全存折子上了。
他要是敢說句隨便花,你看我敢不敢給他花的歸零。”
羅曉倩連連點頭“就是就是,全花完。”
看著兒媳婦紅潤的小肉臉,還有眼神中清澈的單純。
李娟沒忍住擰了一把兒媳婦滑膩的臉頰“算了,跟你小人家也說不明白,還花完呢,花完了我大孫子花啥,誌強的摩托車咋買。”
提起摩托車,羅曉倩直接問“後院廂房那個大家夥是不是摩托車?”
李娟大驚失色“你看著了?沒跟誌強說吧。”
羅曉倩老老實實的回答“幫奶奶她倆收拾床的時候,路過那間房的窗戶看見的。沒跟他說,這兩天我老困,一挨枕頭就睡著,早上想起來了他早上班去了。”
李娟這才放心“剛尋到的摩托車,幾乎全新,啥都辦好了,你爸非說,要過年再給他,整個啥驚喜,你說這是不是脫褲子那啥,多此一舉。”
一個屁字被咽了回去,大過年的,守著廚房,啥臟字也不能說。
雖說不明白為啥。
可羅曉倩實驗過,要是說點不中聽的話,輕則轟出去沒辦法偷吃,重則不輕不重的挨上一巴掌,也挺疼。
問就是傳統。
婆媳倆一忙就忙到了年根兒上。
倆老太太今年居然沒跟著湊熱鬨,天天雷打不動的去鍛煉身體。
等到李娟能直起來腰,正好到了除夕。
看著滿滿的幾大竹匾炸物,李娟盤算下,至少能吃到出正月。
有炸藕夾,炸蓮藕條,炸五花肉,炸小酥肉,炸豆腐、炸雞、炸魚、炸粉條丸子、綠豆丸子;還有店裡給自己留下來的各色鹵雞、牛肉、肘子、耳朵、口條、大腸、心、肺啥的;還有王誌強點名的炸麻葉、撒子、甜鹹麻花。
廚房旁邊放吃食的廂房,都快跺滿了。
引的羅曉倩沒事兒就去轉悠下,偷吃不偷吃的另說。
李娟好好的誇了下自己的先見之明“我就說這土灶不能撤吧,你爸還趕時髦,非要全改成煤氣灶。
這要是真改了,過年做飯都費事。”
羅曉倩心裡偷偷的笑,隻當沒看見這大灶一年落半年灰。
要她說省事兒還是煤氣灶省事兒,炒點小菜滾個湯啥的,可快就好了。
婆婆就是嘴硬,可到做飯的時候,還是用煤氣灶多,就連蒸米飯,家裡那個三角牌的電飯煲也早都取代了大灶。
不過話說回來,這大土灶過年炸東西,燉煮啥的,倒是挺給力。
那些個饅頭棗山啥的,特彆是各種扣碗全是幾層籠屜一鍋出。
一下子能出好幾十碗,吃的時候煤氣灶上一熱就省事兒了。
彆看準備的多,過年來家走親戚留飯的也多。
自打交通便利了,出門不用介紹信了。
公公王建國老家那邊小輩兒,正月裡還來一趟呢。現在日子稍微好過點兒,人家也不空著手。
不管是蒸饃還是包子點心啥的,咋地都湊了一袋子背過來,當然,走的時候也背走一袋子。
羅曉倩就記得,老家來人都特彆能吃,好家夥,下的乾掛麵用家裡盛湯的小盆,能吃下去幾乎不帶湯的一小盆,外加兩個自家蒸的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