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門外漢還沒討論出來個一二,就被做夢嚇哭自己的笑笑給打斷了。
抱起來好一陣晃悠,等孩子睡熟之後,啥心思也沒了。
倒頭各自安歇不提。
冬天的被窩尤其的惹人留戀。
早上王誌強睜開眼之後,賴了兩分鐘,輕手輕腳的起床洗漱去。
院子裡靜悄悄的,連兩個老太太都沒起來。
隻有廚房裡有點動靜。
王誌強睡眼惺忪的進廚房跟馬大姨問好:“馬大姨,這麼冷的天,你還能按點兒起來,我就不行,醒了還是有點困。這要是夏天用涼水洗個頭就精神了,可這大冬天的我連洗臉水都不想用涼的。”
馬大姨輕輕笑了下:“習慣了,以前在家起的比這都早。”
然後閉口不提當年事兒。
王誌強也沒打算細問,坐下幫忙燒火。
雖說家裡有煤氣,可家裡人還是更愛吃土灶的飯食。
反正家裡人多,用土灶反倒省事兒點,不過就一點兒不好。
柴火越來越難弄了。
前段時間平整那個豬場的時候,張大偉特意找人給收拾出來幾車用不上的舊木料,都鋸好在後院牆邊放著呢。
用雨布搭好,估摸著能用上個一年半載的。
至於以後,等用完再說。
王誌強接過了燒火的活計。
馬大姨洗洗手就去炒菜。
大冬天的,早上不能拿涼拌菜對付了。
土灶裡大鍋滾的是小米山藥粥,小鍋上熱的紅薯、饅頭、雞鴨蛋。
炒菜還是用煤氣方便點。
一家子連大人帶小孩七八口子,少點兒都不夠吃。
自己發的綠豆芽炒豆腐絲;經霜的白菜加上小紅辣椒炒個酸辣白菜;大棚裡剛下來的黃瓜,頂花帶刺的,嫩嫩的炒一盤黃瓜雞蛋;秋天醃好的泡薑,跟同一缸出的豆角辣椒啥的,切上一盤滴上香油拌拌,也是個開胃小菜。
馬大姨乾活利索,最後一碗粥放到桌上的時候,一家人就都坐到了餐桌旁。
李娟端著黏黏糊糊的小米山藥粥,先吹著喝了一口才放下。
對馬大姨說道:“一到冬天,我就喜歡這種黏黏糊糊的粥,就得是土灶小火慢熬才有這種味兒。”
王建國拿著鴨蛋磕兩下往桌子上一滾,皮兒就很順當的剝了下來。
仔細的掰開個大饅頭給夾起來,縫隙裡還能看到金黃的油往桌子上滴。
然後甩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夾菜吃。
一旁的王誌強跟他爸一模一樣的做派。
隻苦了笑笑,除了粥是涼好的,溫溫的正好進嘴,其他不是不能吃,就是燙。
急的自己一勺一勺的猛往嘴裡送粥,小手還一直指著紅紅白白的酸辣白菜:“吃吃!”
直等到羅曉倩沾了點辣辣的菜汁才罷休。
王建國滿意的看著小孫女可愛的雙下巴,對兒媳婦開口道:“這孩子養的不錯,你看多胖乎。”
胖乎的笑笑已經能說挺多的字了,連爺爺都叫的怪清晰。
為此沒少從爺爺奶奶那騙出來好東西。
有一天晚上,孩子脖子上掛了串翠綠的珠串回來,笑的漏出來好幾顆小米牙,兩口子剛開始以為是熒光塑料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