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長公主那些年!
這李楚曾經不過是皇宮裡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侍衛,而這幾年一躍成了軒轅,繼長公主之後的,又一個風流人物。
要知道現在軒轅國庫裡每年有三成的稅收,都來自於酈縣。
現在國庫充盈了不少,這酈縣縣令可是功不可沒。
短短幾年間,這個李楚就將酈縣從一個破落的縣,治理成了一個民安物阜的城,便可見其手段了得。
從前年開始司贏各種調令下達到酈縣,欲將這等人才調至京都。
然而卻那李楚卻遲遲不見動靜,後來更是收到他本人洋洋灑灑,寫的很厚的一本奏折。
羅列出整整七十二項理由,表示他本人於京城的高官厚祿並不適合。
隻想好好的待在酈縣那個小地方為百姓謀福祉,可謂是狂妄至極。
司贏看完之後,覺得這人狂妄歸狂妄了些,但是其中的一些話倒是說在了點子上。
後來這奏折的事,不知怎的被不小心泄露了出去。
那段時間彈劾李楚的奏折堆成了山,司贏看的頭疼不已。
那些彈劾他的人說白了就是眼紅,想把他拉下馬安插進去自己的人,能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
這幾年在李楚的治理下,酈縣的各項事務大權,基本都掌握在那李楚自己手裡!
所有的稅收都上交了國庫,能流出去的油水都少得可憐。
自然是有不少人想拉他下馬的,但是李楚機靈,又有武藝傍身,所以過的倒也還算安穩。
司贏是愛惜人才的人,再加上這人才還是自己女兒青睞的。
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司無真進宮不知跟他說了些什麼,之後他便準了讓李楚繼續留在酈縣的奏折。
此後絕口不提將李楚調回京都的事兒,見皇上都準了。
其他大臣雖然有心再扇扇風,點點火什麼,也隻能通通都收了回去。
於是李楚這事兒也就這麼過去了。
言歸正傳,劉勿一身常服跪在殿上接旨領賞,一切順利的出奇。
本來還有人猜測丞相會不會站出來阻止的,結果卻瞧著那丞相大人平靜的出奇。
鎮國將軍這事兒定了下來,其他人彙報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司贏便宣布了退朝。
散朝之後,薄丞相竟然難得主動上前對劉勿道了一聲“恭喜劉大人高升。”
劉勿有些沒懂,這丞相大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是還是客氣的應下了這句恭喜。
回了一句“多謝。”
一瞬間好些人看著丞相與劉勿二人,有些微妙。
難不成這劉勿私底下與丞相有什麼往來?
今日的丞相太反常了些。
殊不知這就是薄丞相想瞧見的,你跟我不是一路的。
但是並不妨礙我讓人將你,誤以為跟我是一路,劉勿心裡倒是一時間沒想到那麼多彎彎繞繞。
但是不代表他願意這樣的事發生,隻見他應付完丞相。
便主動靠近天機子與他閒聊起來,這國師大人可是明晃晃的保皇黨。
一乾大臣看著劉勿這個動作,再看丞相時莫名的越發微妙了起來。
薄丞相隻覺自己被下了麵子,本冷哼一聲甩袖而去,不知顧及到什麼,最終什麼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