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辭說道:“我當然知道這麼做冒險,但是這個冒險值得,這也是解救李東的唯一機會!”
唐勇搖頭道:“不行!”
“如果帶槍上去,肯定會激怒這名犯罪分子,隻會讓談判陷入僵局。”
“萬一這名犯罪分子知道談判無望,選擇玉石俱焚。”
“一旦他引爆炸彈,不光李東,包括國安的蕭組長,以及上去負責談判的人員,都將一起陪葬!”
唐勇的潛台詞很清楚,就是怕擔責任。
如果同意談判,那麼這個殺手隻能選擇一名人質離開。
到時候,跟著殺手離開的也隻能是李東。
就算後續的營救行動不順利,出事的也隻會是李東,死的隻是一個基層民警。
李東求仁得仁,這件事對其他人沒有任何影響。
但如果帶槍上去談判,萬一出了什麼紕漏,激怒了這名殺手。
一旦這名殺手選擇引爆炸彈,那可就不是小事!
到時候國安的領導死在現場,談判人員已死在現場。
再加上炸彈爆炸對周邊民宅造成的損失,這件事的後果不可估量!
如果選擇前者,就算李東真的出事,對唐勇影響有限。
但如果選擇後者,隻要這個炸彈今天炸了,他唐勇就是脫不了的關係。
彆說指望著將來更進一步,甚至因為這事脫掉警服,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他是在場的最高領導,現場有國安領導和警員死亡,他也是必須要擔責任的那一個!
所以,唐勇堅決不同意宋辭的說法!
而且唐勇還有一點私心,那就是宋辭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
如果讓殺手帶著李東離開,那麼李東大概率是凶多吉少了,也很有可能會被那個殺手撕票!
如此一來,他就可以借殺手除掉李東,完成計劃當中的關鍵一環。
沒有了李東做掣肘,再加上死了一個英雄警察。
不管是天州警隊這邊,還是國安這邊,必然同仇敵愾。
再加上後續的支援,也肯定會把這個殺手繩之以法,當場擊斃!
如此一來,不光除掉了李東,也可以將殺手滅口,保住許華熙。
一切都非常完美,計劃也天衣無縫。
這也是唐勇即刻就同意了談判,並且極力推動這場談判的根本原因這件事。
看上去,他是為李東著想,並且非常關心李東的個人情況。
實際上,這件事對他個人有利!
按照唐勇原本的預想,應該沒有人會站出來反對,大家甚至會非常支持他。
包括宋辭在內,也肯定會推波助瀾。
畢竟他正在努力營救的是宋辭的丈夫,宋辭肯定沒有阻攔的理由和借口。
結果沒想到,反倒是宋辭,第一個站出來阻攔!
這讓唐勇一陣大為光火。
有些小算盤,顯然是不能說出來的。
可真要是像宋辭這麼安排,不光更加冒險,也會錯失除掉李東的天賜良機!
宋辭卻不管那些,反而言辭更加犀利,“唐書記,這話未免就有些危言聳聽了。”
“如果這個殺手真想選擇引爆炸彈,如果真想玉石俱焚,還至於等到現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