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贅婿神醫!
第二百六十六章修好,然後開走它
徐玉凱指揮士兵散開保衛飛機,自己站在艙門口躍躍欲試,想爬上去玩玩,卻被同行來的負責人韓主任用嚴厲的眼神製止了。
“我知道,不該看的不看。”徐玉凱訕訕的說道,提著槍去一邊巡邏了,韓主任等楚淩風和袁郎下來,才湊上去說道“你們的意思是?”
“把這一架飛機拆散了扛走,有難度麼?”楚淩風問道。
韓主任苦笑著說“難度是有的,畢竟這是深山裡,飛機的部件都比較大,肩挑手抬的很麻煩,不過這個困難我們可以克服,不管花多長時間,一定能把飛機搬出來。”
“韓主任,你應該還有話沒說完吧?”楚淩風知道韓主任後麵還有話在等著。
“我們沒有航空專業人員,拆散容易,再裝起來可就難了。”韓主任實話實說。
飛機這玩意不比汽車,即便是四十年代的老爺飛機,也是極其複雜的,尤其發動機部和航電部分,野蠻拆卸後很難恢複原貌,到時候就算拚起來,也飛不動了。
“那麼說,隻有一個辦法了。”楚淩風自言自語道。
“你想修好它?”袁郎在背後插嘴問道。
“對,修好它,直接飛回去。你看這塊罌粟地,長度起碼三百米,運五的起飛距離是一百八十米,把罌粟鏟了,地麵墊平夯實,可以起飛的。”
聽了楚淩風的豪言壯語,袁郎卻搖了搖頭“飛機損毀嚴重,你找誰幫你修?”
楚淩風看著袁郎,哈哈大笑著說道“這不是還有老袁你麼,我就等著你找人幫我修了。”
袁郎無奈的看著楚淩風說道“找人倒是不難,但是就算是修好了,你準備怎麼飛回去?飛機不是汽車,是嚴格管製的航空器,運五巡航速度很低,隻有一百六十公裡左右,這種玩意飛在天上慢悠悠的比鳥快不了多少,彆說空軍雷達了,就是路人都能用肉眼看見。”
楚淩風笑著說道“哈哈,事在人為嘛,這個東西,我相信任先生還是能夠弄來的,至於其他的,老袁你先找人幫我修好再說。”
袁郎白了楚淩風一眼,說道“好吧,我答應你就是了,不過我還是要警告你,就算是你有了許可證,但是這老爺機不是一次就能開回京州的,中間的補給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楚淩風顯然沒有任何的擔憂,他當即決定自己和袁郎先回去,飛機這邊留下人手看護,順便把這塊罌粟地給鏟平了,反正禁毒也是他們的工作。
飛機上幾口沒有任何標記的木箱子非常沉重,楚淩風讓人先把木箱子抗出來運走,他一臉的嚴肅,絕口不提裡麵裝的什麼東西,彆人也不敢問,還以為這是什麼絕密的物件呢。
民夫們用扁擔和麻繩把這五口木箱子抬了出來,由韓主任負責押往老街市區,徐玉凱帶人留下保護飛機,鏟平罌粟地,再把這塊地平整一下,修成簡易機場。
一行人回到老街市區,發現局勢又緩和了一些,程管理設宴款待他們之後,讓韓主任安排了一輛兩輛掛雲滇牌照的三菱帕傑羅,把楚淩風袁郎連同那五口神秘的箱子送往國內。
楚淩風他們一走,程管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韓主任說道“我看這個叫楚淩風的一定是華夏內部過來執行任務的領導。”
“未必,他的來頭或許更大一些,我把他的消息通知上麵以後,緬國的軍隊和瓦幫部隊沒過多久就撤了。”程管理說道。
“哦…”韓主任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接近一個月的時間,楚淩風隻在國內呆了短短的幾天,當他再次踏上華夏的土地的時候,有些百感交集,掏出手機,群發了一條消息“我已回國。”
消息剛發出去,電話就響了起來,楚淩風定睛一看,原來是江若曦的。
電話那邊,江若曦的嗓音明顯有些沙啞“淩風,你已經回國了麼?”
楚淩風笑著說道“嗯,若曦,我已經在雲滇了,一切都好,讓你掛念了,對不起。”
“好,淩風你回來了就好,我還有點事情,先掛了。”江若曦掛了電話,熱淚盈眶,雖然昨天就收到了皇甫森那邊的消息,說楚淩風安全無恙,但是親耳聽到他的聲音,這種感覺還是不一樣,她急著掛電話,就是不想讓楚淩風聽到自己抽泣的聲音。
敢果方麵的車把他們一直送到春城,此前楚淩風已經通過網絡預定了兩張機票,五口箱子也辦理托運,在托運前他打開檢查了一下,箱子裡裝的是一些不起眼的石頭,上麵隱約有些綠色的瘢痕,雖然楚淩風知道,這就是緬國盛產的翡翠原石。
三個小時後,飛機落地了,皇甫森還有唐雨柔他們過來接機,皇甫森還特意找了一輛卡車,用來裝楚淩風的這些戰利品。
楚淩風和袁郎剛一出門,皇甫森就熱情的迎了上來,和兩個人擁抱了一下,激動的說道“我還以為你們兩個人回不來了呢。”
眾人哈哈大笑,出了航站樓上車走人,兩輛轎車和一輛箱貨組成的車隊打著雙閃,沿著高速公路浩浩蕩蕩開往京州。
四個小時之後,車隊抵達京州市,皇甫森掏錢在星璿大酒店擺下酒席,給楚淩風和袁郎二人洗征塵,順便給自己壓驚。
席間大家讓楚淩風說說這幾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楚淩風隻是簡單的介紹說,打暈了幾個綁匪,把皇甫森帶出去之後,租車去了果敢,然後讓皇甫森先回來了,自己和袁郎多呆了幾天,稍微有點事,也沒乾彆的。
一幫人聽的目瞪口呆,本以為是一幕好萊塢大片要上演,結果卻是如此的索然無味,楚淩風是實誠人,自然不會騙大家。
於是大家一起將目光轉向皇甫森,說道“好啊皇甫大哥,幾天不見學會吹牛逼了,我們都被你騙的一愣一愣的,要不是淩風說實話,我們到現在還蒙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