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晨練逗鳥,買菜,回家喝茶,吃過飯午飯,下午再出去轉轉再來吃晚飯,然後一覺睡到天亮、
有時無聊了再和門口的老頭老太聊天,看看下棋,真就是一個老頭的老年生活。
葉倩突然覺得自已有點廢啊,反正無聊沒事兒做,不如擺個小攤子混時間也一樣。
葉倩買上了許多材料,早上早早的就起來折騰,吃過午飯就能出去擺攤了。
她要賣的東西很簡單,太複雜的她也不想做,就是最普通,最普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米粑。
說起這玩意兒可能還有許多人沒吃過,而這東西還是在小的時候吃過的,一口平鍋,把小米粑的料倒一勺在上麵。
這玩意兒有薄的有厚的,厚的口感肉肉的,上麵加上葡萄乾,但葉倩不太喜歡那口感,她就喜歡做薄的脆脆的口感,並且有條件再往上麵加根油條然後一卷,一個小米粑吃完中午都不會餓。
擺攤原本也不是為了賺錢,所以自然要合自已的口味了。
而小米粑的原料也很簡單,先把粘米泡上一晚上洗乾淨,然後第二天加冷水再倒些米酒在裡麵,攪拌均勻後打成槳,然後再加些白糖在裡麵,發酵2個小時,發現上麵有許多的氣泡就可以了,當然,就怕大家不喜歡這個口味,葉倩朝桶裡又加了一點點小溪裡的水,想來作廢了也不會難吃。
晚上泡著,打上打槳,等著發酵,吃過午飯還能小歇一下,之後下拿出去擺攤。
葉倩家住的位置好,本就是中心地帶,附近商場公園全都有,其實直接買個門麵自已折騰也行。
但葉倩想了想覺得,擺攤本就是為了混個時間,搞個店麵太正式了,像上班一樣,她就不怎麼願意了,要做就要做自由職業者。
關鍵這自由職業者給自已準備的東西還挺多的,2個小爐子和碳,又準備了兩個小平鍋,一個平鍋可以做4個小米粑,一個粑粑5毛錢,她做這個真不是為了賺錢,但虧本也不行,所以最終才這樣定的價。
提前在家燒好碳,推著迷你小三輪,葉倩就出門了。
第一站她並沒有選擇人多的地方,而是家附近的公司,十多分鐘就能走到。
葉倩和另一個賣婉拒的攤販挨在一起,隨後便開始慢慢準備了起來。
她也不吆喝,買東西全憑緣份,反正賣不完成不要緊,收進空間裡也一樣。
碳上的火慢慢燒了上來,葉倩架上桌,用小刷子在鍋上刷了一點點油,然後拿著小勺子在小平鍋上倒了四個小圓米粑,薄薄的一層沒多大會兒工夫就熟了。
米香四溢,香氣怡人。
葉倩給隔壁賣玩具的大爺包了一個送了過去,“來,您嘗嘗。”
大爺起先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推辭不過葉倩的好意,一口下去後,第二鍋他一個人全包了,“你這是啥呀,也太好吃了,脆脆的,又不會咬不動,還挺香的。”
“就是咱們吃的米做的。”
她和大爺的攤子上都沒人,可倆人吃的倒是津津有味的,引來了周圍不少人的注意。
“大姐,請問這是啥呀。”
葉倩放下手中的小米粑,說到“就叫小米粑,有薄的有厚的,薄的5毛,厚的1塊。”
“你吃的這個是薄的還是厚的啊。”
“我吃的薄的,薄的脆的比較香,要不先來個薄的嘗嘗。”葉倩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