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者切記心浮氣躁衝動易怒,麵對即將到手的功名利祿尚且能夠維持心態的平和,將來必定能夠有所成就。
所以秦壽雖然隻是授予他們卒長之職,卻直接給予了他們公乘的爵位,便是希望他們能夠更快的成長起來,成為秦國軍中的中間骨乾。
在詢問了二人的名字之後,秦壽點了點頭便又來到了一堆竹簡麵前。
這些都是召邑的士子書寫的策論,因為是自由發揮的緣故,所以每一個人書寫的方向都有所不同。
“諸國論?這個標題倒是有趣,但是內容…言之無味,毫無亮點!”
秦壽撇了撇嘴,他拿到的第一份竹簡的內容就讓他很不滿意。
最終他將那竹簡放在了自己左手的位置,本意是棄用。
“美人論???這是啥意思?寡人會看這個?”
秦壽看了一眼這篇美人論,標題還以為是教他如何辨彆美人,情不自禁的便往下看起了其中的內容。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卻是怒火中燒。
“大周也有標題黨嗎?”
他口中罵罵咧咧的咒罵了一句,發現這一篇美人論既不是男人想要看的那種東西,也不是一個國君想要看的那種東西。
表麵上是在製定審美標準,實際上通篇都在闡述一個核心思想——以貌取人。
如果秦壽采納了這篇美人論,那麼黑夫,鹹寧,蠻虎這些相貌不行的人都該被趕出秦國吧?
秦壽搖了搖頭,再次將那一篇美人論放在了左手邊上。
隨後他又接連不斷的掏出了好幾篇策論,內容千奇百怪,有恢複禮樂的,有推行德治的,有闡述如何取士的。
倒不是秦壽不願意接受禮樂與德治,如果這些都能夠實現,那麼國家一定會變得非常的美好,秦壽也願意秦國變成這樣的樂土,讓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這些策論之中,隻是描述禮樂與德治的好處,卻並沒有闡述該如何去推行禮樂與德治。
說白了就是紙上談兵,空口白話。可謂是言之無物,讓秦壽味同嚼蠟!
他左手邊堆積的竹簡越來越多,直到秦壽翻到了一篇《農論》。
哪怕隻是看到一個標題,秦壽立馬就來了精神。
在所有人都在極力表現自己治國才能與理念時候,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一個人拋開名利,將目光放到了秦國最根基的事情上。
這篇《農論》實際上還是有缺陷,同樣隻有理念而沒有實踐。
但是從出發點上來看,眼下這個人已經算是難得的人才了。
於是他徑直起身走到高台之前,手中捧著竹簡,隨即高聲朗誦起來。
伴隨著秦壽的朗誦,大多數百姓都是麵麵相覷,他們隻不過是來看個熱鬨而已,哪裡聽得懂《農論》到底在說些什麼。
然而人群之中,卻有一乾瘦的青年滿臉的亢奮。
因為秦壽念到的,正是他所寫的策論。
“…許遠何在。”
當秦壽念完了整篇農論之後,突然間朗聲開口召喚了一聲。
而伴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人群之中的乾瘦青年急忙踏步來到左冊高台之前。
然而就在他剛剛走到第三階的時候,秦壽卻是突然間開口說道“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