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秦壽令白毅領兵回國,同時把自己對孔儒的任命傳回了秦國,並且讓此時坐鎮秦國的薑默,黃巨鹿,鹹寧,公輸墨等人負責協助建立鹹陽學宮。
而就在白毅臨行之前,秦壽終於還是沒能夠按耐住內心的思念,親手給自己親愛的夫人抄了一封情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雖然已經有些不應景,但是《詩經小雅采薇》這一段卻是很貼合此時他心中的思念情緒。
而在將這封書信送走之後不久,秦壽便親眼目睹了“人殉”的全過程。
一個個活生生人被驅趕進去天子封閉的陵寢之中,有不願意進去的殉葬者,都會被士卒殘忍的殺死。
千斤重的斷龍石落下,裡麵的人很快便會將所有室內殘存的空氣呼吸殆儘,然後被活活憋死。
無論他們之前的身份是嬪妃還是宮婢,亦或者是周天子提拔的得力臣子,都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
秦壽雖然不忍,卻沒有辦法在眾目睽睽之下站出來製止這一切的發生。
這看上去雖然有些可笑,但就真實發生在了秦壽的身上。
戰場之上刀口舔血,殺人無數的秦侯,竟然會因為“區區”百人的殉葬而寢食難安。
不久之後,太卜占卜出了良辰吉日,新天子於宗廟祭祀先祖。
秦壽此時尚未正式被冊封為塚宰,故而隻是與眾諸侯並列,混跡於人群之中。
耳聽著新天子聲情並茂的朗誦祭文,上稟列祖列宗,秦壽與眾諸侯都一同躬著身子一語不發。
而就在這個時候,年幼的晉侯卻是突然間伸手拉了拉秦壽的衣袍。
“亞父,我父也在宗廟裡麵嗎?”
秦壽微微一愣,沒有想到晉侯竟然會問出這樣的話。
他默默的伸手牽住了晉侯的小手,沒有開口對他作出回應。
然而此時他的沉默,卻是給了晉侯答案。
原本滿是期待的雙眸變得黯然,悄悄的握緊了另外一隻小手,也與秦壽一般一聲不吭。
他的父親從小便教導他隱忍,又有秦壽的言傳身教,所以他雖然年幼,卻也控製住了自己內心的情緒。
等一係列的儀式結束之後,終於來到諸侯與公卿期待已久的環節——分祚。
周天子立國以來,每逢天子駕崩,新王繼位,祭祀宗廟之後,往往便會通過分祚的方式來區彆天子對於諸侯的態度。
諸國可以通過分得祚肉的多寡來認清自己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
如果有諸侯沒有得到天子賜予的祚肉,便可以視為不臣與蠻夷。
對於不臣之國,沒有實力的國家便會與其疏遠,而有實力的國家則會將“它們”惦記上。
往往不出數年的時間,這些“不臣”之國便會遭受討伐,並且被順理成章的吞並。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傳統,方才導致周武王時冊封的諸侯國數量越來越少。
而在分祚的時候,第一個被分封的諸侯往往是身份地位最高的一個。
所以,此時大多數的公爵都翹首以盼,期待著自己會被天子率先賜予。
一些自覺不會被“首賜”的諸侯,紛紛將目光看向褒侯。
畢竟在這一次商王入侵之時,是褒侯肩負重任,率領著天下諸侯“擊退”了商王的大軍。
秦壽雖然也立下了大功,卻並沒有人認為他會成為第一個被分祚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