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哦?這麼說,當初秦侯是在挾持我大周宗親咯?”
秦壽自然不可能承認自己當初與二王子之間有私下往來,同樣也不可能承認是自己綁架了晉侯。
他當即麵色凝重的說道“說起來也是湊巧,當初臣派遣使者前往鎬京求見天子,歸國途中,見一群流寇裹挾了一名孩童。
我秦國的護衛有些勇力,便順手救下了晉侯。當時並不知道他的身份,便把他一同帶回了秦國。
而等他到了秦國之後,便被趙子收養在家中,由微臣尚未過門的妻子照料。
後來在鹹陽時,與夫人完婚之後,微臣才得知晉侯身份。
本來準備將其送還鎬京,又得知北軍南下,於我鹹陽城外殺戮公卿貴族無數。為了鎬京安危,為了保全秦國,微臣無奈,這才透露晉侯在秦國的消息。”
周天子知道晉侯在秦國的消息之時,也曾懷疑過秦壽與二王子之間有所瓜葛。
但是後來得知二王子從來就沒想要跟他爭奪王位以後,他心底對於自己二弟也就隻有愧疚而沒有仇恨。
故而姬伯孝也沒有因此而遷怒秦壽,更加沒有責備他的意思。
方才周世子冒昧責難,他甚至都已經做好了要為秦壽出頭的準備。
卻沒想到秦壽竟然如此坦蕩的道出了整件事情的“原委”,他便更加不再懷疑秦壽。
畢竟,如果秦壽當真與二王子有所勾結,他也不會提點姬婉去尋諸侯勤王,更加不會阻止北軍南下。
“夠了,伯仁,孤王是讓你來拜見先生,不是讓你在這裡胡言亂語的。”
姬伯仁對姬仲義的感觀本就不錯,年幼時還曾以他的二王叔為榜樣,本就隻是新奇方才問出那樣的問題。
而今天見父王發怒,也就不敢再繼續多說什麼,而是老老實實的與秦壽施了一禮。
秦壽微微側開半邊身子,隻是受了他半禮,隨後便上前將他攙扶起來,確定了雙方之間的師徒關係。
周天子對此十分的高興,又與秦壽交代了幾句,說了不少“世子頑劣,秦侯儘管教訓”的話。
秦壽口頭上應和,卻並不敢把他的話放在心底去。
如果當真不管不顧的教訓世子,就算是把這小子培養成才,也難免讓這小子心裡記恨他。
如果他將來成為了大周的君王,再想方設法報複秦國的話,還真有可能給秦國帶來不少的麻煩。
所以秦壽已經下定決心,這世子教還是要教的,但不能夠完全都由自己來教。
更多的還是要看他自己的興趣,最好是在秦國給他找個其他的老師。
而他在秦國建立的學宮,如果多了一個大周世子作為學生,想必能夠吸引到不少的賢能,也能夠招收到不少的有誌之士前來求學。
畢竟,這天下哪裡還有比周世子更大的活招牌了?
如果有,那便隻剩下周天子了。
把周天子送到鹹陽學宮去讀書很不現實,便隻剩下把周世子搞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