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壽沒有去看那人頭,而是朗聲說道“秦應鄀國之邀而來,行兩國合邦之事,乃是順應鄀國。
若有不服不願者,可即刻遷徙出秦國。
但若是有人再敢派遣刺客,行此蛇鼠之舉,離間兩國百姓之心,寡人殺無赦。”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在場的百姓都略微鬆了一口氣。
隻要秦侯沒有因此而遷怒旁人,選擇大開殺戒便好。
“這該死的刺客,也不知道是誰家的賊子,竟然意圖刺殺秦侯!”
“沒錯,彆讓我知道是誰派他來的,否則我一定將他碎屍萬段。”
“對對對,你說得對…”
百姓們議論紛紛,也有一些自恃勇武的人在那裡自誇海口。
秦壽沒有再理會這些百姓,而是繼續乘車去了宗廟。
年幼的鄀國君十分早慧,對於整個禮儀的流程都極為熟悉,仿佛是經過排練一般。
也許是因為鄀國君在場的緣故,也許是因為秦壽當街殺人震懾了宵小的原因,這一場儀式進行的十分的順利,並沒有任何人前來阻攔。
等到儀式結束之後,秦壽接見了鄀國曾經的六卿。
雖然沒有辦法讓他們繼續擔任卿位,但是秦壽依舊還是給予了他們士大夫的身份,依舊用他們繼續管理鄀國。
雖然身份地位上略有降低,但是在背靠秦國之後,他們的安全也得到了巨大的保障。
這些鄀國曾經的公卿們大多都欣然應命,向秦壽保證一定會治理好鄀地。
秦壽對此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懷疑,這些人雖然武力不行,但是在治理政事上終歸還是一把好手。
畢竟曾經的上鄀可是一座死城,不過經過了數年的時間,便在這些人的治理下重新恢複了生機,由此也可以證明他們的才能。
秦壽將鄀國的一切安排妥當之後,便又率領著秦國的軍隊繼續南下。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白毅卻是突然間詢問秦壽道“當初在召國的時候,也有刺客意圖刺殺國君,國君選擇了放他們離開。
但是,今日有刺客來刺殺國君,國君又為何要當街將其誅殺呢?”
秦壽聞言之後笑著說道“秦國與召國決戰之時,兩國的百姓各為其主。
召國的義士來刺殺寡人,這是他們忠勇愛國的表現。
寡人希望自己麾下的臣子與百姓都能夠效仿他們,自然不忍心傷害他們的性命。
但是,鄀國與秦國乃是合邦,兩國之間並無仇怨。
就連鄀國君也心甘情願的把鄀國的社稷托付與寡人之手,寡人也沒有做出傷害百姓都舉動。
這個時候來刺殺寡人的,便一定是那些鄀國的公卿之家。
他們中有些人舍不得手中的權勢與地位,所以難免會有人生出歹念。
寡人不能夠在剛剛合邦之時便清洗他們,這樣會落下背信棄義的口實。
但是,寡人也不能夠就這麼任由他們給寡人搗亂。
所以,寡人方才需要敲山震虎。
寡人殺的不是區區一名刺客,而是鄀國公卿的反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