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固有的觀念已經生成,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改變。
秦壽的內心無奈,這也隻能夠接受這個結果。
秦壽也沒有再繼續賣關子,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想要教導給秦陽的道理。
“身為一國之君,不需要蓋世無敵的武功,也不需要人人誇讚的功績。
隻需要擁有令賢臣良將信服的魅力,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如此一來,方才能夠包羅萬象,令四方臣服,令萬邦來朝。”
秦壽非常嚴肅的說出了這一句話,聽得門外的女人們心神蕩漾。
然而這句話落到了秦陽的耳中,卻並沒有起到它應該起到的作用。
“海納百川?”
小秦陽將食指捂在嘴裡,皺眉沉思良久之後,方才開口說道“如果是義渠的百姓來投奔秦國,君父也能夠接受他們嗎?”
“啊?”
門內門外的人都震驚的盯著秦陽,沒想到他竟然能夠問出這樣的話。
而作為被提問的人,秦壽則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麵是海納百川,一統天下的宏願,一麵是殺父害子之仇。
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選擇題,就算是秦壽也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給出答案。
然而沒有等秦壽作出答複,小秦陽便已經替他的父親給出了答案。
“秦國攻伐薑邑與召國的時候,也有不少百姓死在秦人的手中。
但是先如今這兩地的百姓都已經與秦人融為一體,又哪裡還有絲毫當年的仇恨?
百姓們尚且能夠做到包容仇恨,父王作為秦國之君,又怎麼可能做不到海納百川,又怎麼可能容不下區區一個義渠。”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秦壽反倒是被他深深的上了一課。
他不由自主的將秦陽抱在了懷中,對於自己這個天才的兒子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父母之愛子,唯恐隻是受到一點點的傷害。
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種溺愛,反倒有可能扼殺了子嗣的天賦。
秦壽不想要讓秦陽犯險,所以刻意的避開了他習武的最佳年紀,並不教導他習武。
哪怕秦陽提出要以他為榜樣,做一個文武雙全的君王,他也始終把這當做是秦陽盲目崇拜之後的惡果。
然而秦陽能夠拿召邑與薑邑的往事來勸說自己,秦壽便已經可以判斷出。
自己的兒子雖然年少,卻是一個十足的天才。
天才的天賦不該被埋沒,無論是學文還是習武,都該由他親自作出選擇。
至於秦國未來的路會被他帶往何方,那終究是秦國未來的事情。
就在父子二人溫存之際,趙夫人帶著一眾奴仆來到了秦壽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