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隻有這處關隘存在,秦國方才能夠有機會耗死各國聯軍。
但如果召得柱不靠譜,那他可就得早些考慮換人了。
然而接下來召得柱的一句話,卻是讓他放棄了撤換函穀關守將的想法。
“周天子有各國諸侯相助,如果給他時間調集兵馬,秦國確實是危險了。
君上,不如我們突襲他們,由末將率領一隊兵馬直接殺入洛邑,宰了周天子。然後再扶持鹹陽的那位…”
他的話沒有說完,秦壽便直接開口打斷了他。
“這個主意很好,但是今後就彆再提了。”
召得柱的提議確實不錯,但是這個提議卻是秦壽所不願意采納的。
這並非是他迂腐,而是他的心底始終堅持著屬於自己的底線。
哪怕是一個老六,也隻能是敵人的老六。
秦壽雖然沒有采納召得柱的計策,但是他卻從召得柱的計策之中得到了提醒。
“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並非是隻有一種方式,不能夠直接突襲天子,因為這是以下克上,從此也就沒有了轉圜的餘地。
但是,秦國卻可以利用自己騎兵的優勢來做一些文章。
他看了一眼召得柱,隨後與他開口說道“我若隻與你三千兵馬,你能夠守住函穀關多長時間?”
召得柱先是一愣,隨後愁眉不展的思索起來。
良久之後他抱拳說道“若是敵將愚鈍,或可一年半載。
若是敵將聰慧果決,隻能三天到一月。”
秦壽先是一愣,隨即想到了一個可能。
他笑了笑之後說道“若將寡人的旗幟留在函穀關當如何?”
召得柱麵色一喜,不是因為秦壽留下大旗,而是因為他的計策得到了秦壽的認可。
於是他立即開口說道“若有君上旗幟,至少可以禦守兩月。”
召得柱沒有說自己的詳細計劃,秦壽也沒有開口發問。
有些事情早已經心領神會,根本不需要過多言語。
“兩個月的時間,夠了。”
秦壽當即點頭,而後立即下令道“函穀關和秦國就交給將軍了。此戰之後,將軍當名垂秦史。”
召得柱躬身一禮,目送秦壽留下象征著秦國君的大旗,而後帶著麾下的護衛離開,他的眸光中浮現出了智慧的光芒。
“名垂千古,隻在此一役——”
十幾日之後,楚王熊壁回到了楚國。
跟隨著他一同回到楚國的臣子立即諫言道“大王,楚國雪恥的機會到了,還請大王立即下詔,即刻征召士卒,一舉…”
熊壁卻是直接伸手製止了他,隨即開口說道“楚國雪恥的機會確實到了,但是,這一次卻不是向秦國雪恥…”
楚臣滿臉不解,但是在秦國待了數年時間的楚世子卻是立即反應過來。
他恭敬的向著自己的父王行了一禮,直接支持道“父王所言極是。”
眾臣大多都是一臉懵逼,不解這一對父子到底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