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莊聞言恭敬一拜道“唯——”
“秦國與楚國皆是吞並彆國的土地強大起來的,但是兩國卻有本質上的不同…”
公子莊與楚王將自己在秦國的所有經曆與見聞都娓娓道來之後,隨即開口說道“秦國重視文化教育,重視工藝技術的創新。
有完善的律法體係,這一點倒是與商王比較相似,隻是其中又略微有所不同。
秦國的法維護的是大多數的利益,並且是從一開始就把國家土地等等的所有權歸屬於國家。
所以,秦國的百姓雖然都在耕種,但是他們耕種的都是秦國的土地,而不是自己的土地。
這原本應該是取禍之道,然而秦國的賦稅卻很低,低到比起楚國的賦稅要少五成的程度。
如此一來,哪怕國人手中沒有土地,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耕種之後,也能夠生活富足…”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楚王便直接打斷道“這跟秦國的強大有什麼關係?”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公子裝略微蹙眉之後說道“秦國百姓的生活富足,自然擁護秦國王室。
原本還是周人的秦民,在得知天子領兵伐秦之後,絲毫沒有做亂,還幫助秦國抵抗周國聯軍。
由此可見,秦國之策是如何利於人心。”
楚王也皺眉問道“若賦稅真隻有十之一二,秦國又如何去供養軍?”
公子莊聞言。頓時滿臉欽佩的說道“這也正是兒臣所敬佩的地方。
秦國一邊積極鼓勵百姓耕種,一邊改革社會體係。
如今的秦國士農工商地位較勁,百姓們耕種糧食,富有結餘之後,並用家裡的糧食向國家或者商賈兌換秦錢。
而後又通過秦錢去購買衣食等物。
商賈們得到錢財之後,便又會去購買各種各樣的物資銷往彆國。
在賺取到足夠的利益之後,又會帶著秦國所需要的物資回到秦國。
如此往複,秦國的商路很快便得以暢通,每年都能夠為秦國大量的財富。
而這些財富,已經足夠整個國家的開支,並且還能夠用於鍛造兵器鎧甲等等。”
楚王皺了皺眉頭,原本以為把楚館開遍天下,楚國的吸金能力可謂是天下之最。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秦國隻是一個“通商”,其積蓄財富的便已經超過了楚國。
煩躁的楚王已經沒有心思再去聽秦國因何而強大,而是直接開口詢問自己的兒子道“莫要多言,你隻需要告訴孤王你的想法。
楚國與秦國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公子莊之後盯著楚王道“兒臣有兩策。
一曰合。
合南方諸國之兵以抗秦,與秦國分庭抗禮,將秦國堵在函穀關以內。
二曰聯。
聯秦國之兵以望諸侯,覆滅更多的國家,吸納更多的人口,南楚北秦,共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