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特殊的地理環境,讓秦人修建直道的想法落空。
隨後棧道便成了秦壽的最佳選擇。
他利用墨家根據自己提出構想製作出來的大型熱氣球來運送工匠,方便他們在山頂或者山腰尋找合適的位置搭建滑輪。
而後通過滑輪將一名名工匠送到山腰處開鑿方孔與鋪設道路。
同時利用風車與水車借助自然之力作為動力,設計出了一台台簡陋的機床。
這些機床雖然較為呆板,工作效率較為有限,但是其切割木板的效率卻是遠超工匠用刀斧製造木板的速度。
製造出來的木板隻需要經過木匠們運用榫卯,鬥拱,防腐等技術進行相應處理,便可以在方孔的基礎上將一塊塊木板變成一條棧道。
在科技的加持之下,在巴人眼中還需要開鑿數十年的道路,按照秦壽的預估,最多也不會超過八年的時間便足以完工。
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力鼓勵工匠創新的秦國或許還會出現更多的新奇技術,加快秦人鋪路的效率。
而秦壽在鋪設這條道路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借助這條路來實施對巴蜀之地的攻伐。
天下人都將目光彙聚在武都的秦王身上的時候,秦龍驤此時正帶著一群赤裸著上身的秦卒在另外一個地方秘密開辟一條峽穀通道。
時間轉眼間便已過去了三年,三年前還在嗤笑秦王的巴王在得知秦王開路的速度之後,整個人都變得不淡定了。
“怎麼可能這麼快?三年,再有三年就能到苴邑了?”
看著最新的情報,巴王整個人都傻了眼。
原本以為需要數十年的工程,秦人在短短三年的時間便完成了一半。
這樣的鋪路速度,再給他十幾年時間,豈不是要鋪到他巴中來了?
“該死,蜀國那便怎麼樣了?區區一個叛亂,平了三年,三年的時間都沒有平下來,廢物…”
巴王如今心底已經生出了警覺,十分擔心苴邑能夠抵擋住秦軍的進攻。
然而如今巴蜀兩國雖然都宣戰了秦國,但是卻並沒有公開聯盟。
而苴邑又是蜀國的地盤,巴王之前派遣一支軍隊去駐守已經讓蜀國心生排斥。
若是他再增派援軍,卻是要讓蜀人擔心他有借機吞並蜀國的想法。
雖然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吞並蜀國,但是眼下絕非是一個好時機。
所以,巴王有心增援苴邑,卻還要看蜀國的態度。
而蜀國在內亂沒有平息之前,又沒有辦法抽調更多兵力前往苴邑。
之前巴王一直樂於看戲,對於蜀國內亂不能平息趕到格外的開心。
而今秦人的威脅越來越大,他卻又開始憂慮蜀人的內亂不能平息。
這種態度的變化,也讓巴國公卿們意識到了情況之危急。
巴國塚宰急忙上前開口說道“蜀國的叛軍已經被困在沱江三年了,近日有傳聞,沱江的軍糧已近斷絕,叛軍似乎有意與蜀軍決戰。
但是,蜀國的世子兀卻拒絕了叛軍的決戰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