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在爵位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就算是秦王的親兵,其地位也隻等同於卒。
而這名青年開口說話之後,秦壽止住了自己的笑,卻並沒有直接回應他,而是將目光看向了他身邊的一名中年將領。
那中年將領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哆嗦,隨後噗通一聲便跪倒在了地上。
就在他跪地的一刹那,幾乎沒有絲毫的停頓,直接便是一巴掌狠狠的拍在了那青年的腿上。
青年吃痛之後,本能的身體一個趔趄栽倒在地。
就在他準備起身之時,便見自己叔父也跪在了地上。
他的心底驟然一驚,方才想起自己方才的舉動是多麼的魯莽。
秦王雖是一個和善的人,但他畢竟是秦國的王。
他可以虛心納諫,也可以禮賢下士。
但,身為王者,又是三軍統帥,身處帥帳之中,他怎麼能夠被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卒所質疑?
若是這樣尚且寬仁,那麼秦王今後又何來的威嚴可言?
在想通了其中的關鍵之後,那青年立即便開始磕頭。
他並沒有再為自己辯解,也沒有請求寬恕。
現如今,他與他叔父的性命,已經不再由他與叔父做主,而是取決於秦王的氣度。
若是秦王不準備追究這件事,便可以當做這件事情不曾發生。
但若是他主動開口求饒,那便是把自己犯上的事情擺在明麵上來。
而有些事情,一般擺在了台麵上,那才是真正的沒有活路。
而秦壽此時也收斂了自己的情緒,麵色變得平靜而又深沉。
見到這叔侄二人的舉動之後,他也逐漸的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身為一國之君的自己實在是太過於“隨和”了一些,以至於在平常的時候,一些小輩都下意識的失去了對自己的敬畏。
並非是秦壽刻意的想要抬高自己身份,而是有些時候,一個更高於其他人都地位,往往意味著更大的話語權,以及,更加穩固的政治地位。
在《韓非子》中有愛臣一篇,其中有言“愛臣太親,必危其身”。
之前秦壽理解為如果過度的寵愛一名臣子,那麼,這臣子便有可能成為權臣,最終威脅到自己。
秦壽原本以為,隻要自身足夠強大,便不必擔心臣子會因為自己的寵幸而威脅己身。
秦壽原本的想法大差不差,不論他如何重用薑默,鹹寧,白毅,秦龍驤等人,在他自己卓越的功勳之下,這些臣子都無法威脅到他自己。
然而,如今他卻是又對這句話有了新的領悟。
如果過於寵幸一名臣子,而自身足夠強大,這確實不能夠威脅到自身,但是,卻會威脅到他寵幸的臣子。
一是讓他們輕視王權的威脅,犯下過錯。
二是讓他們仰仗國君的寵幸,蔑視其他的臣子,以至於為自己引來禍端。
三是恃寵而驕,如眼前青年一般分不清楚自己的定位,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在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後,秦壽也開始捫心自省,暗自決心今後要維持與臣子之間的距離。
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眼看著對方額頭都已經磕出血來,秦壽思慮片刻後歎息一聲道“起來吧——”
他並沒有說多餘的話,卻讓這一對叔侄都鬆了一口氣。
“總算是保住了性命——”
“派人時刻關注苴邑方向的動向,若是巴國援兵也到了,即刻前來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