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如今的現狀,他要想在一二十年的時間裡統一天下,這並非是毫無可能。
然而各國的文化,文字,貨幣,乃至語言等等皆有差異,若是秦國強行在短時間內統一諸國,那麼很有可能導致秦國在自己過世之後再次分崩離析。
秦國之所以能夠發展這般迅速,最大的原因便是秦國現在占領的土地,吞並的人口,大多都是周王朝的土地與人口。
召國乃是王畿之地的國家,鄀國與周王畿相鄰,文化與周國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所以,秦國統治這些疆域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內部矛盾與分歧。
義渠乃是蠻夷,文化與秦國確實是大有差異。
但是一場貿易戰後,一場大戰幾乎將義渠亡族,秦國統治義渠,也沒有耗費太多的心力。
但就算是如此,義渠人如今與秦人之間依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至少,在飲食習慣等等各方麵便有著巨大的差異。
秦國派往各地開設學堂,施行教化的師者之中,也是派往義渠的師者收效最為微弱。
而巴國,蜀國,乃至楚國,商國,徐國,吳越等國更是各有文字與方言,秦國要想統治他們,非要慢慢同化不可。
所以,秦壽年輕時許下一統天下的宏願,到了他中年的時候卻是被他親自否決了。
秦國若想要造成一統天下的偉業,至少還需要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
隻有一步步蠶食,同化,方才能夠給秦國的後世之君留下一個穩定的江山社稷。
楚王聽到了秦王的唏噓之聲後,臉上的落寞之色更甚了幾分。
隨後他開口說道“楚國與秦國乃是盟友,孤王這一次出兵伐巴,想的也是幫助友邦。
而今秦國已定蜀國,隻剩下了巴中一城之地。孤王也該就此退兵回國去了!”
言語到了此處的時候,楚王停下了自己的動作,將目光看向秦壽。
“小子,我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了,你也該上道一點了吧?”
楚王心底如此想著,卻並沒有說出來,隻是平靜的與秦壽對視。
秦壽見狀之後,立即便看穿了他的小心思。
“楚王拳拳相助之心,我秦國上下感激不儘。
隻是楚國勞師遠征,若是就此空手而歸,天下人豈不是要恥笑我秦國?
不如楚王帶一些巴蜀的特產回去吧,也…”
秦壽的話沒有說完,楚王便已經擺手說道“秦國剛剛吞並巴蜀,正值百廢待興之際,孤王又怎麼好向秦國索要財物!”
言語至此,他的臉上露出了一副故作為難的樣子,隨後緊接著又開口說道“我楚國年年征戰,國中兒郎損失慘重!
如果秦王一定要道謝的話,不如贈予我楚國一些人口吧!”
隨著楚王的話音落下,帳中諸將頓時變得有些焦躁了起來。
但是卻沒有人主動開口說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秦壽身上,等待著這位秦王的答複。